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金秋九月,襄阳庞公小学迎来了活泼可爱的一年级新生,孩子们带着对小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走进校园。成长,从此刻开始!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
9月28日,湖北省特级教师邓华阳老师的一年级幼小衔接课开课啦!“铃铃铃”,快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们的数学课堂吧!
镜头一:庞公娃课堂多精神!
瞧!课前,孩子们整齐地摆放好学具,端端正正地坐着,静等上课;课上,他们认真倾听,积极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镜头二: 庞公娃学得多认真!
1.建立数学模型
课程从情境切入,邓老师引导学生看主题图,并用手势、语言、图画、符号等多种表征气球飘走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算式的意义,理解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学生通过“飞走”、“离开”“去掉”和“减少”等词语的运用来理解减法的意义,建立起数学模型。
2.巩固数学模型
随后,邓老师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事可以用减法表示,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孩子们瞬间打开思路,开始头脑风暴,他们用数学语言完整地描述出生活中可以用减法来表达的事情,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巩固了数学模型。
3.拓展数学模型
课程过半,为了缓解孩子们学习的疲劳,邓老师精心为孩子们准备了绘本故事《彩虹棉花糖》,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进绘本故事里,让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拓展了数学模型。邓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就收获了快乐和知识。
镜头三: 庞公娃画得多漂亮!
结合“双减”政策,邓老师在课堂结尾时,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学生画数学,画出自己喜欢的事物来表达5-□=□,让学生整体感知图形的变化,深刻理解了减法的意义,抽象出减法算式,并深化了数学模型。学生的一幅幅真实可爱的作品,诠释着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美妙,验证了学生对于减法的理解。
镜头四: 庞公教师多么专业!
如何开展幼小衔接下的数学教学?如何搭建幼小衔接的课堂结构?如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玩中学,学中玩?如何上一节高质量,有趣味有深度的低段数学课?……
在这节课中,老师们感慨颇深,被专家深厚的专业功底所折服,被她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在评课环节,数学老师们畅所欲言,结合本节课,认定了邓老师课堂中值得大家学习的许多优点,大家一致认为:邓老师和蔼可亲,相当有激情,她恰到好处的手势、她变幻莫测的眼神、她幽默风趣的表情包,无一不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和老师;她利用丰富多彩的激励语, 引导着学生开心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她会组织教学,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注重数学启蒙教育的重复性和渐进性;邓老师有温度、有智慧的课堂,把一年级数学课堂的精彩演绎得淋漓尽致。
老师们也就本节课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之处,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有老师提出,如何在图画中更准确地表达减法,是用虚线还是实线?老师们就此类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把教研氛围推向高潮。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于孩子而言,小学是扬帆起航的起点,是梦开始的地方,做好幼小衔接,是我们的使命。在庞公这块沃土上,我们相信,每一名少年,一定能携梦同行,成就未来;每一位老师,一定能哺龙育凤,达德成才!
——襄阳庞公学校小学部数学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