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昨天漏掉的一个报告要点:
王运贵主任:“什么是核心素养?就是可以发生迁移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换一个情境,照样能够解决问题”。
12月29日,首先分三个会场进行了地市经验交流。
我们首先来到了会议主会场。
我代表学校国家级课题在全省“教育评价牵引跨学科教学”现场研讨会暨全省首届教育评价素养提升种子教师培育活动启动会作典型发言。
我校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引起了与会教师强烈共鸣。
接下来是威海环翠区教研中心的汇报。
因为主会场大多都是各地市教科院,因此我们来到了二会场,听学校的教学评价发言。
来到二会场后,正在进行的是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关于校本课程的汇报。
校本课程比较有特色。
东道主威海高区一中(初中)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们在化学跨学科教学中,确实有一些成功的做法。
废口罩是不是可回收垃圾?
怎样切洋葱才不会流眼泪?
发现学生的问题:知识不能和解决问题联系起来。
每一部分都有教育实践。属于作品制作类的跨学科活动。
贴合国家趋势的跨学科主题项目。
两大行动的框图。
这些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尤其是化学学科,甚至可以改进使用。
因为要听专家报告,我又回到了主会场。
来自沂蒙山区的临沂十中,从小时候放牛的经历谈起,放牛的牛绳就是评价“牵引”。教育评价是校长工程,是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
教学理念很难做到,因为学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拿一把尺子评价学生。
从自身特色课程出发,解决跨学科难题。
通过一个校本课程,加入多学科。
通过技能教育,牵引劳动学科。
对地理、历史、人文学科的牵引。
对生物、理化学科牵引。
对思政学科教学牵引。
对音美学科牵引。
都是以制作香囊一课为例,没有展开到全校层面的叙述。
比较倾向于工作汇报,而不是学术探讨。
中医方面,该校确实有特色。这一个点做好了,也能发展为成果。
淄博实验中学。
地理+语文
专家点评已录音,回程后继续学习。
会议最后,省教育厅王运贵主任进行了会议总结,并对种子教师进行了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为期三天的培训马上就结束了,每天的会场、宾馆两点一线,感觉充实、时光飞快。
我想,教育评价不仅仅带来理论方面的提升,回去以后,我也会时不时翻看这些美篇,让自己的教学设计也加入教学评价的独特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