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来
元旦,中国节日,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始为农历1月1日,并延用。
中华民国始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得以明确,同时确定农历1月1日为“春
节”,因此元日在中国也被称为“新历年” “阳
历年”(相对应地,春节称为“旧历年”、“阴历年”等)。
放假时间
元旦假期:12月30日,31日,1月1日,共计3天。1月2日 (周二)学生返校上学。
饮食安全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三无食品”。2.少吃生冷食物,多吃水果蔬菜。3.假期期间要合理规划饮食,不暴饮暴食。
传染病防控
冬季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元旦假期,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活动增多,请家长与孩子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1.家长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
2.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3.要注意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免疫力。监督孩子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
防滑、防冻、防溺水提示
1.注意防滑。禁止在结冰的路面上滑冰,以防摔伤事故发生。
2.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冻伤。要适时增加衣物、穿好棉衣裤、棉鞋,戴好手套、帽子、围巾等,防止冻坏身体。
3.防溺水事故。溺水事故不仅仅发生在夏季,冬季也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季节。近期气温变暖使水面反复融化结冰,承重力降低易发生断裂落水事故,同学们千万不要私自或结伴到池塘、蓄水池等地的冰面玩耍。同时如遇溺水事故,未成年人不贸然救助落水人员,要就近向成年人呼救,防止因盲目施救而导致群死事件。
交通安全
1.严禁12岁以下学生在道路上骑自行车。2.不得在马路上相互追逐、嬉闹。3.横穿马路和遇路口要特别注意过往车辆,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有斑马线的一定要走斑马线,没斑马线的也要确定没有违反交通规则,更要注意观察周边,确认通行安全。4.不要在绿灯将要结束时或红灯将要变成绿灯时抢行。5.不乘坐超员超载车,不乘坐无牌无照无证机动车,不乘坐老旧报废车,不乘坐拥挤封闭感觉憋闷的车辆。6.家长开车,牢记“安全”,为孩子做好榜样。不超载、不超速、不酒驾,遵守交通规则。
消防安全
1.离开住家前应关闭所有电器,拔下电源插头。2.不在家中使用违规电器、明火及易燃液体,不在消防疏散通道内堆放杂物或擅自关闭消防疏散通道。3.居家时注意用电、用气安全,熟悉家电正确使用方法,谨慎使用燃气,防范燃气泄露。4.外出时注意熟悉场所的疏散通道位置和逃生路线,如遇火情有序逃生,不乘坐电梯,不贪恋财物,掌握正确逃生方法。
心理健康
1.家长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多鼓励少批评,多帮助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孩子成长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人。2.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努力营造一个关爱孩子、邻里和睦、家庭温馨的环境,以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3.发现学生有心理、行为异常要及时介入,做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