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年代,退役军人曾经在民族危难、国家存亡之际,挺身而出、勇赴沙场、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卓越功勋,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当年只有一二十岁的他们,枪林弹雨,保家卫国;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们,见证了祖国日益繁荣昌盛。为了铭记那段气吞山河的壮烈历史,我局在全市寻访到很多志愿军老战士,记录下他们如今的样子……抚今追昔,以鉴未来。
荆赞民,1931年生,大王镇老城人。1944年10月参加八路军豫西支队(皮旅),在登封、偃师等一带与日军打游击,1946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二九师三十五团九连战士、通讯员,参加过挺近大别山、中原突围、孟良崮战役,转战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山西等省,1950年10月至1952年5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坦克三师六团战士,1952年5月随部队入朝。1952年5月至1954年12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三师六团战士,1954年12月至1956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坦克三师六团任运输连排长;1956年3月至1961年3月任西藏军区装甲连副连长、连长,参加过西藏平叛;1961年3月至1969年任兰州军区装甲独立营副营长,他参加大小战役百余次,在极困难的条件下与敌人浴血奋战,为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赵琳莹摄
关虎时,1930年生,朱阳镇两岔河人。1948年参加了刘邓大军二野部队。他先后参加了伏牛山剿匪、解放华中南、荆江分洪等战役和工程建设。在栾川剿匪战斗中,他作战英勇,不怕牺牲,荣立了二等功,获得伏牛山剿匪奖章一枚。1952年3月,参加了荆江分洪工程大会战,荣立大功一次,获奖章一枚。1952年7月入朝作战。在上甘岭战役中,作为一名汽车驾驶员,关虎时冒着枪林弹雨在运输线上日夜穿梭,经常开车与敌军飞机“捉迷藏”,在完成物资运送任务的同时,他驾车从安东途中冒着炮火把发现的整车敌军军火安全送到平壤前线;因突出表现关虎时荣立二等功,获奖章一枚,他所在的部队也受到了表彰。杨伟伟摄
杨永祥,1931年生,故县镇赵村村人。 194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15军政治部任司号员。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9年参加解放大西南、解放昆明战役、南线千里追击战、解放两广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参加上甘岭战役。他先后参战上百次,和战友们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为战役取得胜利作出突出贡献。刘新奇摄
闫文英,1934年生,阳平北社村人,1951年4月,年仅十六岁的闫文英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应征入伍,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67军119师596团3营重机枪连任文书,1951年赴朝参战。1953年参加过桥岩山战役,战斗中他视死如归轻伤不下火线,顺利完成任务并火线入党,因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荣立三等功、朝鲜奖章等多项荣誉;在战火硝烟,枪林弹雨中锻造了他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张素娟摄
栗敏行,1933年生,豫灵镇上屯村人,1950年,时年十七岁的栗敏行积极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应征入伍,1952年毅然决然随部队赴朝参战。天寒地冻、缺衣少粮,他和战友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浴血奋战,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他身负重伤强忍疼痛继续坚持战斗,因作战英勇不怕牺牲,获得朝鲜奖章等殊荣。张世明摄
周启超,1933年生,五亩乡五亩村人。1951年11月他踊跃参军,被编入林工3师7团3营9连2班任班长,1952年5月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自入朝作战起,从初次参战的紧张害怕,到后来参加战役时的视死如归轻伤不下火线,他用不怕牺牲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与无我境界。薛咪咪摄
胡建合,1931年生,五亩乡白羊村人,1949年入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4军65团3营7连任战士。1950年随部队来到了抗美援朝作战前线。在战场上,尽管冬衣单薄,粮弹缺乏,他和战友不畏艰苦不惧危险,仍多次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勇猛拼杀,以坚定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战斗作风,为战役取得胜利做出自己的贡献。薛咪咪摄
武治怀,1933年生,五亩乡枣洼村人,1950年,年仅17岁的武治怀毅然参军入伍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朝鲜战场,武治怀担任营部的通信员,作为部队作战时信息保障的坚实力量,为了传递信息,听着耳边的枪声,他没有退缩,冒着漫天的炮火他一路飞奔,向着目标不断迈进,成功突破封锁线,他以英勇果敢、不怕牺牲的钢铁斗志,守护着战场上的通信畅通……申苇青摄
庄正义,1933年生,五亩乡宋曲村人。1950年3月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67军199师警卫连任上士班长,自1950年随部队入朝作战起,先后参加过武圣山,松安岭,上甘岭等战役,和战友冒着炮火并肩战斗,有效阻滞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因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荣立三等功一次,荣获功臣牌一次,为打赢战争作出自己的贡献。申苇青摄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向新中国致敬!
向世界和平致敬!
(灵宝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贺瑞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