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更迭,岁末将至,回顾2023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在各联点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社区全体干部和居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西大街社区紧紧围绕“四型社区”、“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始终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志愿服务为抓手,以服务民生为工作目标,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共促和谐、文明、互助的社区新风尚。
调研指导促提升
社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为出发点和落脚步点,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居民服务、人居环境、文化宣传、平安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年”活动工作部署,开展“转作风 提效能”业务能力大提升,持续锤炼过硬的作风能力和业务水平,提升服务效能,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把政治理论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大动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先后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宝鸡市文明社区、宝鸡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县级优秀单位、先进集体等30余项荣誉称号,多次召开现场观摩会并迎接上级领导、各级调研团队检查指导。
不忘初心办实事
为构建四级联动包抓社区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打造共建共享的新格局,社区组织联点单位在职党员、下沉干部、志愿者,积极开展“双报到”活动,常态化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居民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处、反诈宣传、平安建设、创文创卫等工作,全年开展线上线下活动23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形成“党建联做、资源联享、难题联解、文明联创、治安联防”新格局。常态化开展“三单五服务”、“四千”行动,把居民群众的“小事”当成凝聚民心的“大事”,针对辖区高龄独居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一系列关心关爱活动,走访慰问独居、空巢老人200余人次,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10余次,送去学习、体育用品8件,为困难残疾人送去辅助器具16件,适老化改造5处,调处化解矛盾纠纷2起,有效维护辖区和谐稳定。
文娱活动添活力
为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时代新风,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有“翰墨飘香迎新春”、“邻里浓情闹元宵”、“糯米飘香品端午”、“同聚生辰共度中秋”、“金秋送爽爱在重阳”“冬至送饺子”等主题活动,让大家真切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居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在“七一”建党节开展“永远跟党走 唱响中国梦”暨第四届道德模范表彰、“三八”妇女节开展“健康活力添色彩 趣味手工展风采”、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六一”儿童节开展“一路童行 快乐成长”等系列主题活动,使居民群众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志愿服务暖人心
西大街社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组织志愿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常态化。联合县司法局、消防支队、警务室等开展普法宣传15次、消防安全知识讲座1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讲座8次、健康知识培训3次、文明知识宣传30余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20余次,并坚持“流动红旗”环境卫生评比机制,促进物业管理精细化。同时以“132”工作法为抓手,成立志愿服务队,组织志愿者带头促宣传、捡烟头、清垃圾、化矛盾,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精神。
特色亮点激动力
(一)“板凳会”议“大事”
坚持以“民生无小事”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针对居民群众普遍愿意在小区、广场聚集聊天这一显著特点,积极策划实施“板凳会”。以集中商议、民主决策为切入点,听民意、察民情、议民事。截止目前,已经累计开展“板凳拉家常”16次,收集到意见建议26条,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11个,为民办实事28件。尤其在“三无”小区39号大院如何服务管理的问题上,社区联合县住建部门、九成宫镇、物业公司多次召开“板凳会”,通过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于8月份聘请物业公司进驻服务,规范小区管理,提供基础保障,增强居民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小驿站”显“大爱”
为更好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便捷化、常态化服务,打通服务最后一米,建成了“红蜂巢”红色驿站。主要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免费提供一个“冷可取暖、热可乘凉、渴可饮水、伤可用药、累可歇脚、急可如厕”的“六可”服务新平台。驿站的建立真正把温暖和关爱送到了户外工作者心坎上,让广大户外工作者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同时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延伸服务项目,为辖区居民、外来游客提供“红色代办”、政策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服务。
征程万里风正劲 重任千钧再奋蹄。面对新征程新要求,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进取心,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思想之新带动行动之新;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以服务促管理,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共建共享新格局;强化服务意识,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以“1+3+N”、“五社联动”工作模式为抓手,聚焦“一老一小一困”等特殊群体,做优做细民生服务;以“四型”社区建设为目标,不断增强居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