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去龙来辞旧岁,继往开来贺新春。当日历翻至最后一页,2023年已在岁月的行进中落下历史的帷幕,充满希望与朝气的“龙腾虎跃”的2024年正徐徐走来。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为更好的促进学生体验新年的民俗风情,感知浓浓的年味儿,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特此开展欢《喜迎龙年,“妙”趣横生》主题绘画绘画/手工,接下来就一起乘坐我们趣味美术列车开启我们的欣赏之旅吧!
石桥小学作品展示
裴庄心校作品展示
桥村中心校
西李村中心校
西李村—东王村小学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举国放假。 [1]中国历史上的“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