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有道,健康“肝”杯

用户19498402
创建于2023-12-29
阅读 3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目前有专家指出,国内酒精肝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之后肝硬化的第二大原因。

研究结果显示,重度饮酒者80%以上有一定程度的脂肪肝,其中10%~35%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长期大量饮酒的患者,每日饮酒80~160g,肝脏的危险程度比正常高出57倍。那么,酒精肝到底是什么?酒精肝有什么危害?得了酒精肝该怎么办?

什么是酒精肝?

       酒精肝全称叫做酒精性肝病,是因为长期大量饮酒造成的肝脏性疾病,包括酒精性的肝炎、酒精性的脂肪肝、酒精性的肝纤维化和酒精性的肝硬化。

酒精肝都有哪些表现?

1.酒精性脂肪肝

     可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还会有肝脏肿大等体征。

2.酒精性肝炎

       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腹痛、腹泻等,且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患者可出现贫血和中性粒细胞增多、转氨酶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等表现。

3.酒精性肝硬化

      早期无症状,中后期可出现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发热、尿色深、齿龈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可出现黄疸、腹水、浮肿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检查可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表现。

酒精损害肝的机制?

       酒精通过很多机制来造成肝脏损伤。短期反复大量饮酒,我国的标准为两周内每天平均的饮酒量>80g,可发生酒精性的肝炎。而长期大量的饮酒是>5年,每天平均饮酒量折合酒精的含量为男性>40g,女性>20g,可以发展成慢性酒精性的肝病,甚至发展到酒精性的肝硬化。

       酒精可以直接损害肝细胞,并且诱导免疫反应使细胞受到攻击。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到肝脏里面要经过乙醇氧化酶氧化,氧化以后变成乙醛。乙醛要经过肝脏的乙酰脱氢酶代谢,然后变成乙酸,乙酸是没有害的,所以是两步重要的解毒功能。

       如果乙醇氧化酶、乙酰脱氢酶这两个酶缺乏,会导致酒精或者乙醛在肝脏里面遗留,引起肝细胞脂质的过氧化、肝细胞的破坏和肝脏的炎症反应与免疫反应,造成肝脏的损害,最后导致酒精性的肝病,甚至是酒精性的肝硬化。

酒精肝的危害都有哪些呢?

   1.引起腹水与感染。

   2.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3.引起肝性脑病(肝昏迷)。

   4.导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5.致使患者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特别是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细菌性自发性腹膜炎。

我们如何护肝?

一、戒酒

酒精肝是由于饮酒导致的,因此,想要使身体恢复,戒酒是十分必要的。酒精会带给肝脏很大的损害,它对脂肪及蛋白的代谢功能会有很大影响,从而降低患者的肝功能,久而久之,就导致了酒精肝的发生。因此,患有酒精肝的患者首先要做好不喝酒。

二、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

酒精肝的患者日常饮食也要十分注意,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可以适当多吃豆制品、奶类、蛋类、鱼类、谷类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食物主要以易于消化和清淡的为主。酒精肝的患者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以及生冷、油腻的食物,还要避免吃甜食,并尽量做到少吃多餐。

三、注意劳逸结合

酒精肝的患者生活中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疾病,要有战胜它的信心,良好的心态对于病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一些患者由于病情的影响,会有巨大的精神压力,这就有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此外,患者平时也应经常锻炼身体,根据自身身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增强体质,促进病情的恢复。

四、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对于病情较为轻微的酒精肝,经过戒酒以及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理,可以控制病情的进展。但在生活中一旦发现自己身体出现异常,一定要积极到医院进行肝功能的检查,及时控制病情,以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

阅读 3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