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围绕“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东南新区小学一年级(10)班全体学生在班主任宋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晋城博物馆,开展了一次“承非遗文化,感悟晋史”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感悟晋城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家乡的历史之美和文化之美。
晋城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外观采用传统建筑的重檐、翼角模式,四角攒尖玻璃屋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美。从两万余年前人类的旧石器遗址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铲骨器和陶器;从战国末期的长平之战,到汉唐宋金时期别有的韵致,再到明清煤铁、丝绸、古建的繁盛文化,文明的痕迹犹如宝石,历久弥新在泽州大地熠熠生辉。
一走进博物馆,一幅巨大的人文自然景点浮雕向学生们展示出晋城的历史文化名迹和自然风光。从珏山吐月到青莲古刹,从柳氏民居到皇城相府,从海会寺双塔到大梁山战场,从悠悠沁河水到巍巍丹河桥,顿时一种时空的跨越感油然而生,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探索和求知,小朋友们开启了领略晋城悠久历史的文化之旅。
在煤铁之乡展厅和古代文明展厅,讲解员热情细心地向学生们讲述了晋城人杰地灵、山河雄奇的历史和经济的发展变化。由文明初起、长平之战、盛世华章、宋金古迹、讲到了明清的繁盛;学生们近距离观看到了煤炭、冶铁技术;石斧、石铲、陶佣、瓷器、玉器、铜器、铁器、古墓等文物遗存,目睹了祖先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不断创造新生活,了解到了古代先民的经济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感受到了不同时期家乡经济的发展变化和文化的繁荣。
当学生们步入四楼大厅的时候,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仿古戏台建筑,它是根据高平王报村的二郎庙金代戏台等比例建造的。该戏台建于金代大定二十三年,即1183年,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台。
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学生们又一起走进了“古建筑”展厅; “这房子为什么没有墙、为什么屋顶也是一半?为什么里面什么都可以看到?”几个学生好奇的问道,“这叫半剖,是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清晰的地看到房屋的构造,在咱山西、晋城许多古时候的老房子结构都是这样设计的。”讲解员耐心的给学生们答疑!
从台基、屋身到屋顶,均采用纯木头制作,用‘半解剖’的形式,按实际需求比例将其复制,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它的架构和风格,讲解员自豪地说,它们雄伟壮阔,瑰丽精巧,件件都是我们国家古建筑中的奇观。
每到一处,在老师和讲解员的指引下,学生们都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博物馆就是一本活体书,每个物件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深深吸引着他们。
最后一站,学生们进入了 “泽州古寺庙”“沁河古堡寨”和“晋城古民居”展厅,一路学习、一路惊喜、一路好奇,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下学生们陶醉其中,沉浸式的观展空间,再次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古建的精妙绝伦和彩塑艺术的魅力,体验到了超越时间的民俗文化。
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观察和体验,让学生们与晋城市的历史文物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深入了解了晋城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变迁,感知了晋城历史文化的魅力,也进一步增长了学生们的见识,拓展了视野,培养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同时它也忠实的记录了一个城市发展的历程,也给这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启示,青少年要通过学习历史来回望来路,从而更好地展望未来。
编辑 张文超
审核 邢桂芳 焦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