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互为良师;教研并进,共同成长。12月28日下午,湘江新区小学科学教师工作坊第三组第三次课例研修活动在麓山国际洋湖实验举行。本次活动延续“思维型探究实践”主题,由来自麓山洋湖的高沙老师和博才阳光的易欢老师分别执教研究课《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结构》,第三组全体科学老师共同参与观课、议课。
课堂展示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d181c9aac6246f38190212290b7427b.png)
《地球的形状》
麓山国际洋湖实验学校 高沙
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球形的,对于“地球的形状”这样一个现在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古人却经历了上千年的探索,本节课,高沙老师带领2108班的孩子们穿越古今,追溯古人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孩子们以古人的身份观察当时所能观察的现象,对地球的形状做出合理的推测,随着观察的现象越来越多,学生也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并用模拟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平面——圆弧形——球形的发展过程。整堂课内容聚焦,高老师通过提供学生结构化的观察对象和实验材料,充分激发了学生批判质疑、比较分析、推理论证的科学思维。
《地球的结构》
博才阳光实验小学 易欢
易老师和2007班的学生一起深入研究了地球的结构,在了解了地球内部的三个圈层后,学生结合资料观察组成地球岩石圈的岩石特点并推测其成因,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感知地球的板块运动,最后利用超轻黏土制作简易的地球模型,易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地球不同圈层的厚度等比例缩小制作模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模型建构思维。由于这一课是五年级上册的内容,面对四年级的学生,易老师能够针对学情灵活处理教材,做到了因才施教;整堂课环节紧凑,学生思维持续兴奋。课堂最后环节,易老师带领学生对自己本堂课的表现进行星级打分,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说课议课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ed181c9aac6246f38190212290b7427b.png)
两节课后,两位上课老师结合“思维型探究实践”主题,分别进行了说课,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也提出了自己在磨课、上课过程中的困惑。
麓山洋湖学校的周宜静老师认为高沙老师的课基于学生认知、逐步深入,课堂上学生基于观察所做的推测非常精彩,实验前的指导很细致,提供的实验材料丰富且有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博才阳光的胡晨曦老师认为易欢老师的课课堂效率高、内容扎实、思维含量丰富,学生经历了阅读、观察、模拟实验和模型制作,学习方式多样,体验感十足,在师生层层分析和推理中完善了对地球结构的认识……
“独行快,众行远”,本次分片教研活动展示了精彩的课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思维型探究实践”主题研究的引领下,我们科学教师将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和策略,努力创建思维和实践并重的科学课,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撰稿:谭怡心
编辑:伍慧娟
审核: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