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感悟深,联合教研出真知——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名师袁蕾初中语文工作室与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名师高辉小学语文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梧桐雨
编辑于2023-12-29
阅读 29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名师袁蕾初中语文工作室简报

2023年第三十二期(总第32期)

2023年12月27日

  寒风虽席卷春城,但阻挡不住一颗颗热切求教的心灵,2023年12月27日,一群怀揣满腔教育热情的语文老师相聚在一起,在学术氛围浓厚的昆明市第十中学白塔校区开展“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名师袁蕾初中语文工作室与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名师高辉小学语文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实践●萌发

  在工作室主持人高辉老师的主持下活动正式开始,首先由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名师高辉小学语文工作室的武敏老师带来《走近鲁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武敏老师立足于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通过整合课内外鲁迅的作品和不同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带领学生“初识——走近——致敬鲁迅先生”。

  整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任务。任务一“七嘴八舌画鲁迅”让同学们初识鲁迅先生的人物特点;任务二“他人眼中看鲁迅”用群文联读的形式进一步走近先生,并由此析出两种阅读方法:关注人物描写、抓住主要事件;任务三“透过作品识鲁迅”,带领学生链接文章写作背景、先生一生所使用的笔名、人民的评价等材料深入感知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归纳出阅读文本的另外两种方法:查阅背景资料、品读作家作品;任务四“创设情景忆鲁迅”,以鲁迅先生的追悼会为情境,带入角色,以第一人称写下想对先生说的话。这一设计巧妙地融入了单元习作《有你,真好》,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培养。

  展示课后,昆十中校长谢晓玲老师对盘龙小学学生积极蓬勃的精神风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接着,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名师袁蕾初中语文工作室的余然老师带来《走进鲁迅,感悟成长——探寻文学家的成长之路》大单元教学课例展示。

  余老师以纪念《呐喊》出版100周年活动——设计“鲁迅云展馆”为情境任务驱动整堂课的学习,通过完成“设计人物海报”、“为展品布展”、“给展区取名”三个子任务,厘清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并体悟先生思想的发展与变化。

  第一个任务是设计展馆海报,立足于读和说,体会鲁迅先生文章的特点。同学们的发言精彩纷呈,在海报设计文稿的交流分享中,对文章主题有了更加深刻地把握。

  第二个任务是为展品设计解说词,立足于写,通过为展品排序布展等学习活动,突出小细节烘托大主题;通过任务引领,让学生感悟鲁迅思想的光辉和精神力量。

  第三个任务是为展区取名,立足于体悟与总结,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鲁迅先生。同学们用“长”、“光”等名称为展区取名,思维真正的飞扬,真切体悟到了鲁迅先生那深刻而又闪耀着智慧的思想光芒。

  整个课堂设计有梯度,学生参与度高,研讨有深度,老师设计了评价量表,用评价来推进学习的效度和深度,较好地落实了教学评一体化。

                           评课●融合

  研究课后是两节精彩的说课。先由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名师高辉小学语文工作室成员孟艳艳老师开展“致敬鲁迅,铭记民族之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八单元‘走进鲁迅’单元”主题说课,孟老师围绕“单元分析,统整内容建构”、“关注学情,创设学习情境”、“借助支架,创设学习活动”和“明确目标,重构学习内容”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整节课的设计,孟老师提出“核心素养应该是学生有用、能用、会用、管用的素养”,教学设计中的情境任务不止是简单的“群”概念,还应该注重其中的“链”的关系。整堂课老师教得有趣,学生学得愉快,整合的内容和适切的情境任务驱动也让课堂有趣、有味。

  接着由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名师袁蕾初中语文工作室成员黄艳老师开展“走进鲁迅,感悟成长”主题说课。黄老师为我们完整呈现了“似水流年忆鲁迅”小初衔接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本设计课型定位为初三复习课,以小学教材篇目《好的故事》梦境中的“美的人”“美的事”“一天云锦”与“昏沉的夜”为基础,整合初中教材中鲁迅作品里的散文与小说,厘清鲁迅先生的文学成长之路和精神成长之路,感悟文坛先行者的光辉品质。整个设计从多个方面全方位呈现了工作室关于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为大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模本;其次,黄老师对余然老师的课堂给予了总结,课堂上小细节展现大主题,课堂评价量表在单元评价方面落实得到位,真正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引领●花开

  昆明市教科院研究员俞群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鲁迅先生”内容的教学探索》的专题讲座。

  俞老师认为小学学段武敏老师的单元整合课,依托六年级的一个单元,在课外三篇资料、语料的支架当中,学生走近了鲁迅先生。随着课堂的深入,力求感染学生,使学生生发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展现了小学高段的阅读与表达的整合。同时整堂课踩实了“走近”的“近”,“靠近”的“近”,力求带领学生迈过学习门槛,进入更高阶的学习。

  俞老师点评初中学段余然老师的教学设计实现了大单元课程中的项目式学习,学生通过描述场景、文案汇报来解构课堂学习,课堂虽静,思想却在无声地流淌,学生在任务汇报分享时,鲁迅笔下的一个个画面让人身临其境,余然老师适时的点拨,拔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进鲁迅”。

  最后,俞老师还分享了群文阅读的四个方法:辨识与提取、对比与统整、评价与反思、运用与创意,给老师们指引了方向,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群文阅读设计方式。

  活动最后,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名师袁蕾初中语文工作室主持人袁蕾老师对本次联合教研进行了总结。

  关于大单元教学,强调要教师用好教材,让学生学好教材;要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重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关于对鲁迅先生的价值认知:要把鲁迅以及鲁迅作品作为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资源,语文老师一定要把他用好,来滋养我们的精神。

  关于教研的意义,在于一群热爱语文的人相互鼓励相互搀扶而行,走得更远好,并在此过程中收获乐趣。

  袁老师分享了作为教研员的感悟,对老师们提出了两点宝贵的建议:一是对预设和课堂生成要有预判,找到二者的平衡点;二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回答,并给予有价值的点评。

  冬日暖阳,静待春来。每一次碰撞都是一次反思,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成长。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是求知的心却没有停止,依托于名师工作室,有优秀前辈的引领,老师们定会带着满满收获与无限景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踏花寻梅,一路向前,行耕不辍,不忘初心,为国育才。

图文:赵艺莲、夏凡婷

一审:沈冬梅

二审:杨淞文

终审:袁蕾

阅读 29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