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建构“双减”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结构和学习形态。2023年12月28日上午,延平区进修学校教研员楼艳老师带领音乐学科指导组教师及骨干教师赴炉下中心小学开展小学音乐学科“送培送教”活动。
一年级《隆咚锵》
第一节课由南平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俞培静老师执教。在《隆咚锵》的教学中,俞老师注重以美育人,充分挖掘音乐文化内涵,突出学科综合,以各民族“过新年”传统习俗为主线,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生”为本,把“育人” 贯穿始终,贴近生活,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感知,激发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一年级《草原就是我的家》
精彩的第二节课由南平第二实验小学的陈爱芳老师执教。陈老师紧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学科素养,充分利用儿童自然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围绕音乐活动编创声势节拍展开教学。陈老师通过一段蒙古舞蹈律动让学生初步了解蒙古族。课上,她把教学内容与语文学科有效融合,让学生感受到家乡文化的美。引导学生了解多元的民族文化与姊妹艺术相融合的教学,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
四年级《快乐的泼水节》
由南平迎宾实验小学杨洁敏老师执教的《快乐的泼水节》,以吹奏傣族民乐葫芦丝进行导入,通过欣赏傣族的服饰、介绍傣族的风土人情,学习傣族舞的手位,学跳傣族舞几个环节,并联系大单元内容,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杨老师以通关游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画旋律线的方式,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了音乐与舞蹈艺术的融合,激励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
评课议课
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纷纷表示,三位老师的课程设计紧贴新课标,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从“师本”课堂转向“生本”课堂,巧妙的突破了重难点。课堂既注重知识点落实,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楼艳老师表示: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融合其他学科,深入挖掘新课标视域下音乐文化理解的内涵,发挥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坚持以美育人,以生为本,以美培元,以文化人。
冬日暖阳沐人心,送教送培传真情,携手同行,方能致远。此次送教下乡活动,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搭建了城乡教育教学交流研讨的平台,我们将秉承“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理念,研习路上寻芬菲,且研且思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