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岭脚-平鼻岭-星火石屋坑环

玲玲
创建于2023-12-28
阅读 7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平鼻岭古道

曾是中国工农红军活动地区,现保留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红军屋、红军夜校等革命遗址。

北起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岭脚组,经平鼻岭(又称“糠皮岭”),南至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塘窟组。现存古道长约10公里,路面平整,路宽五尺,全是青石板铺砌。一路上共有五个(冷水亭,岭头凉亭,石亭茶亭,糠皮岭腰亭,渡桥头亭)供行人歇脚的凉亭,平鼻岭岭头的凉亭和石亭茶亭都已经倒塌,山墙遗址现今还在,其余三座凉亭都修葺的较好。

明朝英宗年间在平鼻岭头建有一座尼姑庵——“竹峰庵”,竹峰庵下面还有一座庙----“五水庙”,都是明朝农民起义军的联络站(据史书《七子十三星》记载),现还留有竹峰庵的庵堂基遗址,五水庙庙基遗址在当地已经很模糊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沿古道大路两旁多处设有:机枪掩体、嘹望台、碉堡、战场,因红军都走红军路(山林里的羊肠小道)反把国民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那些遗址至今还有遗存。

相传,“平鼻岭”因古道所经之处山高坡陡,前人脚后跟高于后人鼻梁而得名;另有说法则是指山道像削平的鼻梁一般陡峭,故有“上岭鼻贴坎,下岭腿打颤”之说。

人们都喜欢在分界线上拍照留念,在平鼻岭垭口,左右可是分跨二个省,跨度非常大。

平鼻岭下的石屋坑村曾是当年“皖浙赣省委”驻地,无数革命先烈的脚印也因此留在这条皖赣交界的青石古道上,所以这也是一条红色古道。

石屋坑

地处皖赣边界六股尖北麓,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是皖浙赣省委旧址,也是一个天然氧吧村!始建于明朝末年。

它不仅是个地道的百年古村落,还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村庄。在国内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石屋坑是中共皖浙赣省委的常驻地,是皖浙赣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活动中心。随着红色旅游兴起,石屋坑以“红色”为基,如今村中处处能看到激情澎湃的红色元素。

墙壁上的彩画讲述着红军和当地人的深厚情谊。在红军来到之后,石屋坑人民踊跃为红军游击队筹办军需,带路,传送情报。这个在当时仅36户98人的小村,7人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20余人被抓坐牢。

树皮屋保留点。石屋坑的名字简单直白,从字面就能猜到村中的房舍多为就地取材,用天然石板和石块建造。不过村里还有一种树皮屋,才更让人大开眼界。不过树皮和树干做的屋自然没有石头坚固,在村中也极其稀少了。

1935年秋,闽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向皖南转移,由刘毓标等带领到了石屋坑一带,从此,石屋坑成了皖浙赣省委常驻地。

1936年4月,中共皖浙赣省委成立并常驻石屋坑,这里是皖浙赣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活动中心,是坚强跳动的红色心脏,被人们称为“皖南革命摇篮”。当年,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这里播下革命的火种,谱写了可歌可泣的革命颂歌,一代名将刘毓标、李步新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留下了红军和群众血肉相连的鱼水情,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英雄故事。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形的“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石屋坑精神,是这块红色热土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皖浙赣省委、皖南红军独立团以此为中心区域,在当地人民的支持下,开展3年游击战争。英雄的老区人民和英勇的红军游击队战士在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战争中患难与共,取得了累累战果,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时仅36户98人的小村,竟有7人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

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纪念馆内,依然保留着红军生活、战斗的痕迹。走入其中,桌椅整齐干净,仿佛刚刚有一场军事会议散场。

数十幢马头墙高耸的徽派民居掩映在古木参天的莽莽丛林中,村民们或凿石开山为壁,或垒石作砖砌墙,把一座座精美绝伦的石房子依山就势建在陡峭的石崖上。村名“石屋坑”名副其实。

这条路就是当年部队往来的路!虽然现在村里已经通了油路,但是这条路依然保存得很完好!当年,刘毓标将军其亲人家属来到石屋坑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路!

阅读 7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