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毛嫣然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形式。戏曲文化进校园,不仅能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家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2023年12月28日上午,南阳义工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宣讲团走进示范区林庄小学,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盛大的中国戏曲文化盛宴,让我们的学生走进戏曲、了解戏曲艺术。
本次演出活动由南阳义工联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宣讲团的艺术家们倾情奉献,演员们表演悠扬的唱腔、精湛的演技,赢得了孩子们的热烈掌声。
曲目一: 越调 《收姜维》 表演者:唐朝东
越调发源于河南,流行于全国。南阳是越调传承和艺术水准最高的地方。越调《收姜维》,又名《天水关》。讲的是诸葛亮进伐中原,攻天水失利,后重新部署,转败为胜,收降姜维。
曲目二:豫剧 《花木兰》 表演者:崔慧敏
豫剧是我们河南三大剧种之一。《花木兰》讲的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由于敌人侵犯中原,朝廷下圣旨,凡是当过兵的人都要上战场打仗,花木兰的父亲列名征兵军帖。木兰虑及老父体弱,弟弟年幼,决定为国家尽忠,为家尽孝,女扮男装,冒弟弟木力之名,代父从军。
曲目三:曲剧 《卷席筒》 表演者:唐朝东
曲剧流行于河南及其邻近地区,是在鼓子曲和踩高跷的基础上,吸收南阳一代的曲艺“大调曲”发展而成。曲剧《卷席筒》讲的是正义善良的苍娃,为了嫂嫂和侄子、侄女不受苦,替嫂入狱。苍娃母亲后悔莫及,将家产花尽也救不出苍娃,落得众叛亲离,碰死在牢狱门前。宝山中状元做官后,发现了这桩奇案,给苍娃洗清了冤情。
曲目四:京剧 《红灯记》 表演者:杭小琴
京剧是国粹,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红灯记》,是大家百听不厌的剧目。一盏红灯,照亮革命的路途,一盏红灯,指明前进的方向。剧目展现了李玉和、李铁梅、李奶奶,原本不同姓的三代人,更是在共同革命的信仰感召下,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生发出的屡屡浓情。
曲目五:曲剧《恶婆婆》表演者:张平
乔香菊
曲剧 《恶婆婆》是封建制度下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产物,是在封建婚姻制度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产物,恶婆婆既是施恶者,也是受害者。
演出结束后,艺术家们以现场互动等方式,让孩子们充分了解戏曲艺术的起源、发展。现场气氛热烈、热情高涨,演员独具韵味的表演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喝彩。现场互动时孩子们积极争当“小小艺术家”,踊跃上台学习戏曲表演的基本动作。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模仿学习了戏曲当中常见的兰花指等表演动作。同学们个个学得有模有样,沉浸在一片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戏曲进校园”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重要抓手。此次戏曲进校园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戏曲文化,感受戏曲艺术魅力,激发学生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厚植爱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古老的戏曲艺术,借助青少年的力量传播和创新,相信一定能薪火相传,绽放新枝,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