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洞”、身体上的“洞”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见到并接触到的。“洞洞”让孩子觉得好玩的同时也产生了好奇,它是孩子们大调查的线索,也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孩子们了解动物的“洞洞”、生活中的“洞洞”,进而关注身体中的“洞洞”,开启了一段有关“洞洞”的深度学习之旅。 故事要从科学活动《身体的洞洞》说起……,小朋友了解到我们身体上有许多洞洞,从而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洞洞,就这样小朋友们开始了寻洞之旅。
神奇的洞洞——邂逅
洞洞是怎么来的呢?
玥玥:“莲藕里面有洞洞!”
鑫鑫:“树上有洞洞。”
王子:“小汽车轮子上有洞洞。”
瑞瑞:“牙齿里面有洞洞!”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身体上洞洞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关注幼儿表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用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共同成长的师幼互动模式。
神奇的洞洞——探索
1.与洞洞相遇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鑫鑫发现了一个洞洞,他惊奇地呼喊:“这里有个老鼠洞!”闻声,小朋友们都围了过来……
阮依:“这是老鼠洞吗?”
一一:“老鼠去哪里了?”
苏晴:“不是,老鼠洞是地下的洞。”
吴心诺:“我妈妈跟我说这好像是排水的洞。”
孩子们无意的发现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我们将幼儿发现的洞洞的图片拍下,回到教室与孩子继续探究……
2.洞洞是谁的家
洞洞到底是谁的家呢?我们展开了调查。
原来世界上不止老鼠把洞洞当做家,还有很多的动物都是以洞洞为家,有的住在树洞里、有的住在地下的洞里……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洞洞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关注幼儿表现,敏锐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用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共同成长的师幼互动模式。
神奇的洞洞——发现
1.身上的洞洞
“小朋友们,身上的洞洞在哪里呀?”
“鼻子、眼睛.....”
2.学校里的洞洞
“幼儿园哪里有洞洞呀?”
“在玩具里、在下水道、在攀爬网、在轮胎里.....”
3.教室里的洞洞
“教室里哪里有洞洞呀?”
“在瓶子里、在碗里、在玩具里、在杯子里.....”
4.周边的洞洞
“你身边哪里有洞洞呀?”
“在窨井盖里、在消防栓里、在垃圾桶里、在下水道里.....”
《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身体上洞洞的探究过程中,我们关注幼儿表现,敏锐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用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索共同成长的师幼互动模式。
神奇的洞洞——游戏
1.绘本故事
“我的肚脐眼也是一个洞洞。”
“嘴巴这个洞洞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东西。”
“ 鼻子这个洞洞能让我们闻到香香的、臭臭的味道。”
“耳朵上也有洞洞哦!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更多,我们的图书区投放很多和“洞洞”有关的绘本。
2.洞洞游戏
幼儿在洞洞的游戏中获得了走、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技能;在享受“洞”起来快乐的同时,身体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3. 区域的“洞洞”
“教室里有好多个洞洞。”
“益智区有积木,可以拼很多个洞洞。”
“ 建构区的积木可以搭大的洞洞。”
“我要自己选择材料做好看的洞洞。”
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活动进行着,洞洞的形象也生动地呈现在了每个孩子的脑海里,进而他们又萌发了新的想法:要和洞洞玩游戏,感受洞洞带来的无穷乐趣!
4. 危险的“洞洞”
随着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对各种神秘的洞洞都有极大的兴趣,只要看到洞洞都想摸一摸,碰一碰,是不是所有的洞洞我们都可以去碰呢?孩子们知道原来不是所有的洞洞都可以碰,有的洞洞甚至会“咬”人,我们要远离危险的洞洞。
“插座上的洞有电,我们不能碰。”
“打火机上的洞会出火,不能碰。”
“ 不能踩井盖,会掉下去的。”
环境即教育,生活即教育。在这场洞洞的深度探究之旅中,洞洞的秘密被孩子发现,并引发孩子一探究竟。《神奇的洞洞》这个课程故事接近尾声,但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还在不断延续,在这个课程中,我们给孩子极大的探索空间,跟随孩子们的脚步适时支持,让孩子们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在有趣的寻找与发现,探索与尝试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相信还有更多有趣而奇妙的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