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传承,叫师徒相授。有一种匠心,叫相互引领。为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2023年12月21日,长坡镇中心学校英语教研组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了师徒结对汇报课活动。
此次青年教师汇报课由师傅王瑶老师带领徒弟符莉莎老师共同精心准备。授课课题为四年级M10U1 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
参与此次教研活动的有长坡镇中心学校黎良立校长,孔琼锦教研员,中心学校本部英语老师以及中心校所有徒弟老师们。
师徒共研精设计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b76ef14ef7b4a7a8cd455affe3cb5ef.png)
汇报课前,徒弟老师虚心向师傅请教,深入分析教材,认真准备教具、精心制作课件。师傅老师倾囊相授,悉心指导,从教学设计、课件内容到教学细节,一丝不苟。师徒两人共同研讨,反复修改,多次磨课,不断完善,为呈现精彩的课堂而努力着。
汇报课堂展风采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b76ef14ef7b4a7a8cd455affe3cb5ef.png)
课伊始,符莉莎老师以欢快的歌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中秋节”已有的知识背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符老师通过让学生读图、预测图,以What's the book about?揭开了本文的学习内容“the Spring Festival”
在课文学习环节,符老师以问题为导向,设置一连串问题链What's the Spring Festival”“What do we do at the Spring Festival”“What do we have at the Spring Festival”“What do we say at the Spring Festival”,先让学生去预测,再让学生听音获取答案,梳理文本信息,然后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感知本课主题。
凝思促教行致远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b76ef14ef7b4a7a8cd455affe3cb5ef.png)
一节精彩生动的课堂展示之后,师傅王瑶老师从教材、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分享她的备课思路,符莉莎老师也针对这节课进行深刻的课后反思。
聚贤集思共促进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b76ef14ef7b4a7a8cd455affe3cb5ef.png)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听课老师们开始各抒己见,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交流与思考。
植文贞老师:
符老师整堂课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到group work环节,也紧扣主题,选择节日利用重点语句进行介绍,进一步体会到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不过整堂课很多环节都是老师问学生答,给出问题也有点多,可以进行问题的整合,然后深入挖掘文本会更好。
吴秋圆老师:
从备课思路分析、课件制作以及板书的设计可以看出我们的老师对本堂课下了很大的功夫;从课堂反馈上,老师可能稍微有些紧张,口头语习惯用语比较多,评价方式也稍显单一,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外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性不是特别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教师的示范或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不够理解老师的意图,建议四年级的学生尽量减少why这个疑问词的提问方式,换成一般疑问句的提问方式可能会更好
李青:
符老师从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视、听、说为主,在教授春节文本知识的同时拓展其他中国传统节日,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的目的。符老师做到了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有条不紊。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掌握了重点句型的用法。
建议:
1.课堂伊始老师就创设了大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大使这一情境,建议可以在重要部分放上大明的图片,贯穿始终,形成主线。
2.教学设计有很多问题链和开放性问题,体现了启智增慧,但是实施的时候建议给学生更多交流和讨论的空间。
陈云秀老师:
亮点:
1.本节课在复习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复习已学过的节日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本节课节日的学习做铺垫。。
2.教师准备充分,比如板书的设计、准备视频等。
不足:
1.在问题导入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点茫然。
2.评价方面不够细致。
建议:
1.在问题的旁边加上相对应的文本内容,学生比较直观的找到答案,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2. 细致Good、Very good、Wonderful,做到生生互评。
冯捷老师:
优点:
老师的板书设计精美多样,色彩鲜艳符合本课内容氛围,教学重点句子和短语突出,学生能利用板书来复述课文。
不足:
老师对于“I see”没有处理妥当,之前学生只是理解see,不知道这个短语是什么意思,这里老师应该要做一下对比讲解。
建议:
建议老师在找一些视频的时候,更活跃更能体现过年气氛的视频,比如放鞭炮的,建议再喜庆一点视频就更好了。
麦挚老师:
教师教姿教态自然大方,教具准备充分精美,十分贴合本节课的氛围。教师创设的春节情境让学生能更投入,从而让学生能在学中玩,玩中学。不足之处在于导入的中秋歌曲难度较大,同时与本节课内容不太贴合,建议可以换成新年主题的歌曲。
王朝凤老师:
符老师教态自然大方,教学目标明确,让学生体会到了中国传统节日。老师用中秋节歌曲复习导入,引出At____, we_____.句型为课文学习打好句型基础。课文学习问题多样,用look and say,look and think,look and guess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问题,但个别问题如:Why are they laughing?这个问题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尚有难度。且在最后情感渗透铺垫时,老师问“Do you like Chinese festival?”问题太过宽泛。老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最喜欢哪个城市,为什么喜欢,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自然进行情感教育。除此,教师的课堂PPT、板书制作精美,有大量的中国春节元素,很好了营造了春节的氛围,学生更易带入。
曾令婷老师:
符老师这节课的基本完成教学目标,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节日的分为,从板书设计、制作的PPT和分组评价的图案能感受到浓厚的中国元素融入课堂,学生在pair work 环节活跃度可以,孩子们参与度高,但是在Group work 环节自选任务中有一些问题的设定应该要附上中文。比如说what else do we do ?之类的句子,在Look and think 环节的问题:Why are they laughing?这个问题稍微有点难度,可以用一般疑问句去问学生,教师注意语速和过渡语的衔接,教师可以强化本文主题的情感的渗透。
符惠敏老师:
符老师基本功扎实,语音语调标准,这节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教学伊始,一首手势舞复习前面的知识点,过渡到新课,我个人觉得本节课可以以一首Happy new year 过渡到新课比较自然。还有一点就是后面播放视频,可以播放中国传统文化过春节热闹的景象。寓意团圆,培养孩子们爱国之情。
陈玉萍老师:
符老师这节课基本上体现了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去感受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体验并努力实践。本课的亮点在于老师的扩展面广,如食物的意义、春节的习俗等。让学生充分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板书也是以对联的形式展现,比较有氛围感。最后的group work也是对传统习俗的一种宣传。建议:一要深入挖掘文本。在教授“We have a big family dinner”,可加入春运的视频,让学生领会到“a big family dinner”的含义。让学生感悟到,春节是一个让家人从四面八方回来聚在团聚的日子。二.对话操练“What do we have at Spring Festival?”可放在随文学习的时候就操练。这样学生的记忆力会更加深刻。放在Task3后面也比较有流畅性。
傅恋芷老师:
符莉莎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教学内容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春节的各个文化,拓展恰当。
建议:
1.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创造生生合作探究的活动,可以借鉴上次植文贞老师用的pair check,增进生生合作探究能力。
2.Post-listening部分的Pair work可以在While-listening中学习完改句型后进行应用实践,可以为后续Group work的操练奠定好一定的基础。
最后,孔琼锦教研员作总结发言。她对师徒俩携手呈现的汇报课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并在教学目标撰写的可行性,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主题的引导等方面给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基于本课文化特色,她建议要充分体现“年味”,代入浓浓的氛围感,要充分挖掘资源,融入中国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及文化内涵。
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此次汇报课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展示平台,不仅促进了师徒的共同成长,同时也形成了师徒携手前行、同勉共进,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汇报课是一次展示、一次研讨,更是一种激励,它激励着青年教师不断精益求精,奋发向上。相信在师傅的传帮带下,青年教师定会不断成长,成为更加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