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去模仿、感知、探究,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建构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生活即课程,我们从幼儿的每一次问题出发,从孩子的每一个奇思妙想开始,一起探索小生活中的大课程。
筷乐起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孩子们无意间的一次餐前对话,引出本次和筷子的一段旅程,通过探究、思考、游戏等方式,孩子们对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筷子从一无所知,到知道筷子的由来,懂得餐桌礼仪、筷子的作用,以及使用公筷的必要性。
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和筷子的游戏互动、实际操作,学会了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提升了孩子们在各大领域的经验,引发幼儿深度学习,激发了幼儿探究欲望、表达能力和艺术发展能力。
老师,为什么吃臊子面要用勺子吃,如果用筷子吃的话我肯定吃的很快
我知道我知道,因为我们还不会使用筷子吧!
我也觉得筷子吃面条🍜肯定要方便一点吧
老师,我在家是用筷子吃饭的,但是我家的筷子和这个不一样,我用的是专用的筷子,上面有放手指的圈,筷子的一头有个机器猫。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对筷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班的班本课程《向“筷”乐出发》应运而生,孩子们开始一段关于筷子的探索之旅。
筷乐目标:
1、知识:了解筷子的用途及来历,知道筷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2、技能: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3、情感: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筷乐网络图:
筷乐实施:
“筷”乐大调查
通过调查,孩子们对筷子越来越有兴趣,纷纷把家里的筷子带到幼儿园,和同伴们一起分享。
最终孩子们决定按筷子的材质进行分类:木筷子、合金筷、塑料筷。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在相互欣赏、辨别、交流的过程中,认识了不同颜色、形状、材质的筷子。通过观察和探索,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筷”乐学习
孩子们带着好奇和疑问,一起去探秘筷子,在倾听、讨论与交流中进一步了解了筷子的历史,引发了探究的兴趣。
当年大禹治水,好几次路过自己的家,却咬咬牙狠狠心就是不进去,一心扑在治水上。由于时间紧迫,大禹和老百姓一起风餐露宿,争分夺秒地工作。吃饭时,当热饭端上,大家要待汤凉了才能就餐。大禹认为这样很耽误时间,不利于治水工作的推进,便用两个木棍在汤中夹着吃饭,这样一来就不用等汤凉了,于是众人争相模仿,筷子便应运而生。原来呀,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体现。
“筷”乐餐桌
小筷子,本领大;吃饭菜,全靠它;不嘴含,勿敲打;用餐毕,轻放下。我们还学习了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
“筷”乐使用
“食指中指无名指,夹住两根小筷子。三指弯曲转一转,拇指捏紧筷上方。两只筷子对对齐,打开合拢吃得香。”伴随着有趣的儿歌,小朋友们纷纷行动起来,练习着如何正确地使用筷子!通过不断练习,我们能用筷子夹起各种各样的食物,熟练地使用筷子吃饭啦!
“筷”乐礼仪
筷子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是一种传统文化,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礼仪,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筷”乐设计
筷子的种类可真多,激起了小朋友们浓厚的绘画、创作的兴趣。小朋友们纷纷跃跃欲试,动手来创作设计。瞧!五颜六色的五彩筷子。和谐的配色和流畅的线条,无不显现出他们对筷子的喜爱和奇思妙想。
教师的思考: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学习的关键是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孩子们在探索筷子秘密的同时,还进行了大胆的创意设计与制作,一件件有温度、有创意、有童趣的“筷子”艺术品蕴含着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和创作。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观察、思考、分享与交流。
“筷”乐探究
筷子小实验:提米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在孩子的眼睛里。一根筷子能不能提起一杯米呢?筷子有无限的可能。看看,“筷子”带来怎样神奇的现象呢!同时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大大激发了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的热情,更好的促进了家园共育。
“筷”乐游戏
在与筷子的日常互动中,孩子们与筷子结为朋友,小小的筷子玩出百变花样,接下来和孩子们一起与筷子动起来吧!
“筷”乐夹夹乐
一双小小的筷子不仅仅是孩子们吃饭的工具,还能成为孩子们游戏的材料,快来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用筷子来一场夹夹乐的比赛吧!
“筷”乐传递
“筷”乐搭建
筷子搭建的小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游戏中学。不仅锻炼了小朋友的专注力和想象力,还能让小朋友们初步感知数量、形状和空间关系。
“筷”乐表演
教师的思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手是孩子用来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手是人的第二大脑,动手即动脑。 在“筷”乐游戏中,我们尊重孩子的天性,给他们提供更多玩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在培养孩子们能力和品质的同时,丰富了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筷乐反思:
本次课程我们与孩子一同收获了很多:
生活即课程:教师要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探索,让他们与生活中的人、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获得知识,与人交流、合作、分享等等。
兴趣即动力:为孩子创设一切有利的环境和材料,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孩子获取经验的需要。
放手即获得:教师在活动中应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探索、操作、实践。
直到现在“筷”乐旅程仍在进行。熏陶用筷文明礼仪,了解筷子发展文化,探索筷子的说法……我们将与孩子一起继续向“筷”乐出发。
图文:大班老师
制作:仲凯
审核:冉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