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鉴定细则》(琼教科研〔2021〕 14号)、海南省成果推广应用活动组织要求,省级重点课题成果“海南初高中培养‘三有’时代新人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专家团队定于2023年11月4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开展成果推广应用“集中培训”活动。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海南初高中培养‘三有’时代新人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理论学习、应用等工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西南大学东方实验中学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分三个议程进行:
第一项议程:课堂观摩学习
何燕娜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展示课《文化自信》。在课堂中,何老师抓住重点组织教学,教学语言清晰简练。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视频的展示,让学生参与其中,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化自信的内容,以及了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融合音乐、绘画、文学等因素,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加深学生对不同地区文化的理解,帮助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真正将文化自信教学落到实处,增强教学实效。
听课的老师们神情专注,用心聆听,认真记录着收获。
第二项议程:应用研讨
首先,由何燕娜老师对自己执教的主题班会课《文化自信》这节的教学设计做简单的说课,何老师从教学设计思路、学情分析、班会目标设计分析、班会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介绍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接着,各推广学校代表针对本节课进行评课,肯定了何老师课堂教学的亮点,也对本节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红星学校孙亮副校长代表学校对本课进行点评。
随后,在桂立成老师的主持下, 各推广学校代表针对本节应用课进行了点评,对何老师流畅的课堂语言组织,活动设计等课堂亮点表示了赞赏,同时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课例提出了较为中肯的建议。
第三项议程:理论专题讲座
本议程由罗禹副院长和桂立成主任两位优秀教学成果专家做理论专题讲座。
罗禹副院长的讲座《如何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以“深刻思政”为例》从两个方面展开,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
第一部分,罗院长把“深刻思政”的探索从经验积累上升到教学研究和落实到课堂实践中。
罗院长提出了他的教学主张——“深刻思政”,让思政课堂走向深刻,并详细向老师们阐述了“深刻思政”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深刻思政”课堂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真实问题的解决和高阶思维的发展为目标,对学习任务进行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和落实,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思维的过程和学习方法在价值识别、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把道德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将权利观念、公平公正等现代法治价值理念植入内心,进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课堂。包括“一个核心”、“两个主体”、“三个基调”、“四个环节”。
第二部分,罗院长分别从教学主张的概念、特点、形成条件、炼成过程以及如何表达教学主张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读。
桂立成主任的讲座《培养‘三有’时代新人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重点从课题的依据意义、核心概念、内容目标、方法措施和成果效果为老师们进行详细地培训。
桂主任从课题研究的背景为大家详细介绍说明。
“三有”新人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新时代中小学的育人目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是培育“三有”新人目标的主要抓手,学校德育的主题班会是培育“三有”新人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学校主题班会课普遍存在有统一课时、无统一教材、无统一规划、无统一目标,难以助力“三有”新人目标的培养!
本课题研究以主题班会为抓手、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为突破口、以培养带有海南学生“特色印记”的“三有”新人为特色,以培育“三有”新人为目标,重在探索培育“三有”新人的主题班会规划设计与实施策略,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的育人功能,弥补学校德育“三无”的不足。
桂主任就本课题拟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表现、针对问题开展前期调查研究情况、问题原因分析、解决该问题的初步思路和策略以及成果效果进行了详细介绍。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老师搭建学习研究的平台,在这硕果累累的秋日,我们满载而归。
通过这次推广活动,我们不仅得到了来自教育界的认可和赞赏,也获得了更多班级和学校的支持。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和重视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他们在班会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自主发展能力。我们相信,在这个培养“三有”时代新人的道路上,我们的成果推广活动将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推动教育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