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市第二高级中学“春苗诗社”第二期学生作品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古典诗词可谓浩瀚如烟,熠熠生辉。它博大精深,艳如百花,汇集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
灯塔二高中如期开展了“诗词进校园”活动。
在“诗词进校园”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加。在深厚的读书氛围中,大家共享着写诗词的乐趣,沟通着感悟,也飞溅着因读书而产生的思维和情感火花。教室里、书架前,图书管里处处可以看到同学们如饥似渴的身影。
“春苗诗社”第二期学生作品
庭院早春
初春草渐浓,细雨落花丛。
柳絮轻拂过,清风入园中。
——1.3冯欣
学方
心中有迷茫,人生则彷徨。
学习须年少,立志作栋梁。
——1.4杨斯洁
邀山水
叶落花不见,暮光眸映现。
飞鸟山头过,清波横水面。
——1.10秦雨涵
浮生
红线绕指柔,凡生以蜉蝣。
宿缘肝肠断,仙鹤驾西洲。
——1.6佟芯瑶
雨后独饮
走过径亭偏,风雨满人间。
东篱把酒醉,相思已多年。
——1.6牛一文
夏
夏日炎阳照,众童戴荷帽。
池清下水游,捕鱼捉虾闹。
——1.2朱欣怡
寒风呼啸中,窗下心若空。
落雪遮远路,门口起灯笼。
——1.14白婧怡
边关
吴钩映雪明,斩虏靖边宁。
大漠长风卷,旌旗猎猎鸣。
——1.14张梓铭
望乡
炊烟迷过往,云月望家乡。
不识来时路,三更夜色凉。
——1.14张梓铭
无题
春光无限美,百花乐淘淘。
绿叶遮湖畔,琴声伴歌谣。
——1.14张梓铭
逢
心落万丈渊,身居百苦间。
回首恰逢君,携手入青田。
——2.6林玥彤
秋
风吹稻浪低,桂子渐扑鼻。
莫笑贪秋意,然而落日西。
——1.4张梓銘
雪
似花难觅树,如絮不逢时。
偏爱凌空舞,更招孙辈痴。
——1.4张梓銘
南台
浅夏微风动,余春落晚园。
南台久远望,雁过旧时年。
——1.3赵冬晴
布丁
色润如洁玉,银匙作食具。
入口香甜滑,忧愁皆忘去。
——1.2朱欣怡
登华山
万丈华峰险,寻仙一路摇。
白云肩上过,只到半山腰。
——1.12 刘欣彤
风
池塘泛涟漪,奔风语不疲。
若问言何事,谁人无可知。
——1.13南玉莉
游子吟
逢秋江水荡,思乡心惆怅。
离家十余载,米酒桂花酿。
——2.8 张瀚文
路滑
雪融冻作冰,上课响铃时。
迈腿飞奔去,脚滑倒地迟。
——1.2王薪皓
游夏
彩蝶飞入画,露水照娉婷。
巧染春池绿,莲花弄雨情。
——1.6佟芯瑶
颂师
三尺讲台托新路,勤勤恳恳到黄昏。
蹉跎岁月人已老,山河无恙献青春。
——2.6于明玉
仲夏荷塘
亭台流水小桥旁,桃红柳绿映池塘。
仲夏微风轻拂过,迎面吹来小荷香。
——1.3冯欣
春
风吹暗香醉人晕,回头看向泊船村。
冰雪消融绿芽长,才觉已到良时春。
——1.3赵冬晴
夏
烈日挂空知了叫,换得阴云遮光耀。
亭中看雨落西湖,对岸老翁把鱼钓。
——1.3赵冬晴
秋
每至秋日多哀情,来去思乡念旧卿。
枫叶红时多别离,心在故居身在京。
——1.3赵冬晴
冬
醉酒望得星光寒,举杯邀月霜满檐。
朝看天色夕看雪,来去思君夜无眠。
——1.3赵冬晴
秋别
深秋凛冽惹人凉,叶落凋零雁两行。
道尽离别心渐冷,西风感叹亦彷徨。
——1.3冯欣
尘心
茫茫阡陌笼轻烟,浊酒三杯好入眠。
霾去何须明日问,尘心无垢自晴天。
——1.12刘欣彤
年少风马急
弦丝缠路盼归期,提笔默念马蹄急。
年少风华龙门跃,只恨往事无人提。
——1.6佟芯瑶
竹
隐在深谷看云涛,书山描水自逍遥。
无心有节携碧玉,不与凡物比妖娆。
——1.13李禹菲
思绪寄秋
深秋不觉天色晚,夜风吹拂灯光暗。
遥看梧桐叶落时,心里感慨唉声叹。
——1.3冯欣
思妻
夜半惚听琵琶曲,忆妻梦断旧时诗。
人生苦短情却久,黄纸白花寄相思。
——2.3李思怡
忆初见
记你印象好似糖,柔和多情乱心房。
闻语低眉眼中笑,何时才能伴我旁。
——1.11王煦博
晚秋与冬
风吹叶落行君后,渐入冬寒路径幽。
朝时若是通淋雪,今生也算共白头。
——1.3赵冬晴
静景
烛光落叶雪迷茫,锦鲤山泉伴寒霜。
清风鸟鸣烟雨闹,薪火照耀旧时窗。
——1.1高绪瞳
青玉
雕兰翠色映透澈,扣弦鸣响震惊扼。
唯恐落地碎如霜,愿护一人心中卧。
——1.1陈禹彤
雪下
冬暖又逢迟暮雪,浮生北望三分白。
落梅空踏夜来霜,何处红花二月开。
——2.10田林鑫
红颜
红颜薄命有千秋,李氏君王多情愁。
诗情画意享恩赐,宣殿门前去又留。
——1.12高浚博
雪中梅
霜旦寒吹漫天纱,崎岖峦上有奇花。
拂若雪絮因风起,梅枝淡淡现芳华。
——1.7 张家浩
童趣之打雪仗
夜里大雪铺满院,清晨邀友衣裳换。
抓起扔出成一气,你追我赶争红面。
——2.13 刘芷如
读二年9班张泽琪 二高中《寒冬》
刘桂林
寒 冬
翘首天边云雾布,冷风夹雨雪飞飘。
铺笺泼墨幽香花,闻是梅花独自骄。
——二年9班张泽琪
近读《微刊》所载灯塔二高中春苗诗社诗友的一组诗作,生动活泼,清新耐品,好诗不少。随机选读了一首二年9班张泽琪同学的《寒冬》。
诗四句,句七言,押同韵。虽未标体裁,我是视之为七绝来赏读的。
小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动静同框的寒冬景象,是处景即兴的或赋诗或或绘画写生场景,表现的是寒冬里的雅趣,表达的是享受寒冬乐趣的愉悦心情,抑或是以“梅花独自骄”自况的高洁情致。这便是我觉得是好诗的第一个理由——主题立意好。
第二,布局结构好。前两句由远及近,由静而动,画面俨然,“起承”顺畅。第三句,面对眼前动人场景,要写要画,情于自然,“转”接合理;第四句,偶遇特殊物象,情于深邃,境界全出,达于高潮,收笔戛然,予人思索,妙笔以“合”。
第三,质朴的言词,却是浓浓的诗家语,很见功夫。例如,“翘首天边”,省用了一个动词“望”;“云雾布”一语里“布”字有拟人意味;“铺笺泼墨”,两个动宾式动词连用,轻灵生动;“闻”,单音动词,通感修辞。
第四,引典恰切,为作品增色。“独自骄”一语,显然是王安石《梅花》诗中“独自开”的化用。可贵处在于,不是照搬,“骄”字亦有新意,化典成功。
既按七绝来看,就觉得,美中不足的是,白脚句落了平声,从而犯了格律诗之忌,务须调整。
我试着重写一下,聊供参考——
翘首天边云雾布,冷风夹雨雪飞飘。
忽闻幽处花香逸,原是白梅独自骄。
瑕不掩瑜,有幸赏读春苗一首佳制。
作 者:刘桂林
作者介绍:刘桂林,燕州诗社会员,辽阳市诗词楹联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主办单位:灯塔市第二高级中学
顾 问:王素君 任春奎
主 编:王洪武 孟晓晨
美篇制作:贝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