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吧,少年

¢左手边的幸福
创建于2023-12-27
阅读 3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诗人简介

诗人简介

        杜荀鹤是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人。他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的生活。

        杜荀鹤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他才华横溢,仕途坎柯,终未酬志,而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善长于宫词。因长期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吟咏九华山面貌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他脍炙人口的诗《春宫怨》,用宫女的不幸身世象征自己怀才不遇的比兴手法,显示了作者艺术手段的高超。然而杜荀鹤的诗的主要成就,还在于为数不多的一些同情人民苦难的作品,如《时世行》等。

苏州简介

       唐代的苏州又称吴郡。作者送人前往漫游的吴县,又叫姑苏,是当时苏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内总体布局,虽历经千余年沧桑,始终未有改变。但因经济逐代繁荣,民居逐代增多,城内空闲之地越来越少,其次苏州是名副其实的水城,城内河网交错,更显得水港多,小桥多,而闲地少,凸显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特色。



作品赏析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苏州的最大特色是水。自从伍子胥在苏州建城以来,城里水道纵横,渔船星数,水上的生活便一直是当地人们最主要的生活。

       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城里的河上上,也架满了小桥。“古宫闲地少”这五个字是杜荀鹤用漫笔写出的苏州历史。春秋时期苏州是吴国的首都,在漫长的时光变迁里,苏州已经由一个政治要地转变为经济重地了。在唐朝,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虽然没有宋朝那么明显,但带来的直接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才会有“古宫闲地少”的情况出现。“水港小桥多”是诗人营造出来的水乡美景。弯弯的河道,较之于整齐宽敞的官路,多的是潺潺流动的灵性。遍布的小桥,连接着生活的此岸和彼岸,蹲在桥上的时光以及人们伫立桥头眺望远方的守候,也不是北方那挣扎在朔风之下坚韧得近乎麻木的汉子们所能轻易理解的。小桥、流水构建的生活,有着令人心折的精致和让人轻易陷入的漫不经心。这样的美,别处寻无可寻。

        生活是流动的。生活中所有的美丽都是从流动中彰显出来。夜市上有人卖菱藕,在春天,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织品。杜荀鹤很喜欢“夜市”和“春船”的组合,在另一首《送友游吴越》里,“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便和这句异曲同工。像这样繁荣、热闹的诗句,读来是非常喜人的。在中国古代,只有经济发达的城市才会有夜市,莲藕则更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水产。绫罗绸缎又是生活富足的象征。仔细吟诵诗句,仿佛真的可以看见操着苏州话的人们正趁着夜市的灯火谈论生计。那些远方微明的灯火,一晃一晃,仿佛黑夜中闪烁温暖的星星。水乡所有的生活,就像没有受到任何打搅的世外桃源,在微醺的醉意里融化了。 

         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诗人在此处道出了送别之意,足见诗人谋篇布局之匠心独具,显得余味悠长,耐人寻味。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在精心描绘下活脱而出,令人读来如临其境,恍如人在画中游。

       这首送别诗通过想象描绘了吴地秀美的风光,毫无离别时的伤感情绪,笔致新颖可喜,仅在结尾处轻轻点出送别之意。

       这儿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丝织品闻名全国,还有不少古迹,作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描绘,便把这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活托出来了。作者对它熟悉而又有感情,所以人们读来亲切有味。

古诗鉴赏

送人游吴

[ 唐 ]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精彩瞬间

06:06
阅读 3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