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街拍人文被人呵斥甚至爆锤?牢大,我们该怎么办?!这里有一份保命指南,速戳!!→→→

用户19322774
编辑于2024-01-03
阅读 31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叮咚!我有一个小问题:你是否也认为自己在扫街时拍摄的人文照片发到朋友圈并不会侵犯到别人的隐私?

不商用的照片能否算侵犯隐私呢?
无截止时间
每个人都有值得肖像权,不论商用与否
没有商用的条件下谈和侵犯隐私呢?
投票

首先我们围绕“如何尊重被摄者”这个话题,对一些路人进行了展开采访。

01:52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摄影师小潘和被拍大哥的故事吧。

视频源自抖音号:dylirx8b0c3w

01:37

一、小潘大战路人大哥

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摄影师小潘和被拍大哥产生了意见分歧,两位都有认为自己没有错的理由,我们可以观看评论区,发现评论区的各位网友也是各执己见。

摄影师小潘战队

路人大哥战队

     其实不论是小潘和大哥,还是评论区的各位、又或是本篇开头的选择,都是在讨论街拍时被摄者如何被尊重的问题。

二、扫街的通病

每个摄影人学的第一课是尊重。不管是新手小白还是行业大师总会无意识的忽略被摄者的想法,清晨或者深夜暗黄灯影下的环卫工人,扬尘四溢、烈日之下的建筑工人,卖菜的老人等等。

     很多人都喜欢用这些类画面加上自己的构图来展现自己的具有深意的摄影思想与高超的构图方式。没有人会思考,你画面里面你认为的“底层弱势人群”到底需不需要你的同请、愿不愿意出现在你的画面当中?

来自抖音一位网友的分享:

三、居高临下的人文关怀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有人说过这其实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人文关怀,你把自己带入到上位者的身份,来对你眼中的底层劳动者来进行关怀,但真正的人文关怀是什么呢?人文关怀的真正含义是人性关怀,对人精神方面的重视,对人的尊重等等...

    好的人文照片需要的是情感,老人不一定就贫苦、孩童不一定就是天真无邪、底层劳动者就不一定是卑微。摄影的本质是记录眼前的这一瞬间,而不是创造一个你眼中觉得好的照片。

四、扫街拍照,既不想打破原有的纪实情境和真实状态,又不想造成麻烦和障碍,被人呵斥甚至暴锤,如何避免?今天综合个人跟大家分享些干货。摘自小红书号(182530765)

(摄影要提前沟通,了解,才可以拍出打动人心的照片。)

1.适当的沟通是必要的。大部分人对于镜头都具有本能的戒备和抵触,谁也不想莫名其妙被人拿镜头怼着拍照一旦产生了冲突让人不适,一定要主动道歉解释。如若对方要求删除,不要执着于影像资料本身的留存问题,更不要因此心生恶意。当然,如果牵扯到曝光、留证等等偏向新闻报道的内容时,这一点完全可以斟酌。

2.多花点时间等待机会。给记录多一点时间,在无穷变化的过程中捕捉更多有价值的瞬间,本就是摄影师必须的投资。等待本身也是打磨自身突兀感,融入拍摄情境的过程。在相对稳定且持续的拍摄环境中,比如拍一群玩耍的孩子,这一点尤为显著。

3.学会分享图片。在用自己相机拍摄前,先帮助别人记录喜欢的状态,赠送作为纪念 (如拍立得)。你永远不知道对自己来说再平常不过的一张照片,对别人有多么大的意义。当然分享图片会打破原有情境的真实性,这个方法更适合拍摄肖像和相对静止的对象。

4.学会预判、提前卡位。适用于捕捉街头巧合等一系列具有瞬间感、需要分配视觉元素的内容。比如复杂构图。如拍摄的介入发生在你已稳定站位、主体移动入镜之后,也许说抱歉的,有可能是你的拍摄对象。

5.拍照有道,珍惜快门。在充分观察和构思画面后再按快门,机关枪式的拍摄,除体育等特殊摄影内容外,毫无意义,只会增加对他人的干扰。

谢谢您的观看!

文案 文字排版 拍摄|李司晨、赵子敬

配图 视频剪辑|赵子敬

图片 部分文案来源于网络

阅读 31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