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宪民:何以靠百姓题材而成为摄影大家?

价值摄影
创建于2023-12-27
阅读 2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速览:“黄河百姓——朱宪民摄影60年回顾展”


2023年11月25日至12月5日,“黄河百姓——朱宪民摄影60周年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虽然我是在展览最后一天的下午前往观看的,但观众依然络绎不绝。与其说是观展,确切地讲,更是对艺术共鸣与默契的一种“追寻”或者“验证”。

这面作品墙,甚是蔚为壮观。

在朱宪民老师的所有作品里,我认为最具有纪实意义和影像价值的是创作于1980年的《黄河渡口》。无论从构图、色调,还是立意、映射等多维度来看,这幅作品已经远远超越了摄影自身的范畴,而成为一幅几近油画的艺术珍品。

《黄河渡口》,山东,1980年。

第一次看到这幅作品还是2018年10月份我刚进入摄影媒体的时候。在深感震撼的刹那之间,首先联想到的是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从创作时间看,这两幅间隔近百年的作品虽然隶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摄影和油画,但不约而同指向了作者自身所处时代最基层、最普通的大众图谱。《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里的主人公非常颠沛凄苦。相比之下,《黄河渡口》中的人物形象在精神状态方面就要积极、正向得多。这恰巧是由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19世纪80年代,沙俄即将完成工业革命,走上了新一轮殖民扩张的道路,但国内政治制度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广大农民仍然常年在饥饿线上挣扎;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走出长达十年的“文革”浩劫,改革开放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启,新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十年的黄金发展期已经到来……现场一位观众说:“这幅作品,我一下子就想起洪厚有力的黄河号子,还有震撼人心的《黄河大合唱》。”当摄影与音乐、油画在瞬间悄无声息地实现无缝对接,这难道不是最扣人心弦的伟大艺术吗?布列松盛赞朱宪民:“真理之眼,永远向着生活。”如果说《黄河渡口》有机吻合了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笔者认为,它更是高度契合了我们于2022年提出的摄影的“历史性瞬间”理念:特定历史时点、特定历史人物、特定影像记录。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创作于1870-1873年。全长3692KM的伏尔加河是俄罗斯、也是欧洲最长的河流,而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全场5464KM,逶迤奔腾,不舍昼夜。千百年来,人们依水而居,文明依河而生,文化依江而久。无论战争还是和平,无论风雨交加还是风和日丽,无论被看见还是被忽视,大江大河都绵延数千年而不绝,静静地注视着这片世界,悄无声息地见证着历史一次又一次带给底层百姓的苦难与心酸,也哺育着一波又一波人类文明的曲折、荡漾和前行。古今中外,概莫如是。我认为,《黄河渡口》在中国摄影史特别是纪实摄影史上,是值得拥有一席之地的。非常欣慰地看到,这幅作品被置于三号展厅最显著的位置,整整占了一面墙:
不得不说,这种布展思路在国内摄影界是顶级的。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制作尺寸还是小气了点。

2019年,北京国际摄影周期间,我们有幸采访了朱宪民老师。在这次采访中,我们“突发奇想”,提出了采访提纲里原本没有的问题:请不假思索地说出,迄今为止您最为满意的三幅作品?以下是采访视频:


出人意料的是,这成为了本次采访中我们跟朱老师交流得最轻松、最愉快、最有价值的一个话题。朱老师略加思索就谈了三幅:《民以食为天》《山村小学》《黄河凌汛》。之后又特地说:“再加上《相亲》。”


这个问题的本意是:作为当今中国最富盛名的摄影大家,朱公的代表作是什么?我们认为,这也是广大摄影人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也即业界公认的:摄影达到一定阶段,就需要“做减法”了。所谓“做减法”,在我看来就是断离舍,不是说你功成名就、七老八十了再回过头来去做,而是贯穿于每年、每月甚至每次拍摄结束,就需要进行的必要流程。也正是是我们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出的:要敢于舍弃,大胆地淘汰,果断地删除。要相信,选片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的过程,相信大浪淘沙、吹尽黄沙始到金,好的照片是既是“拍”出来的”,更是“选”出来的、“删”出来的。上述四幅作品,有三幅在本次展览中得到了呈现,《山村小学》没有见着,从素材库里找出来附后:

《民以食为天》,河南,1980年。

《黄河凌汛》,山东,1996年。

《提亲》,河南,1989年。

《山村小学》,云南,2011年。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观展也是对四年前采访朱公的回访。

在中国摄影界,既有像侯波、陈正青、吕厚民等为毛主席等共和国开国领袖留下珍贵影像资料的“红色摄影家”,也有以拍摄百姓题材而享有盛誉的“人民摄影家”、“百姓摄影家”。在后者中,朱公及其《黄河百姓》无疑具有巅峰色彩的行业地位。可以说,在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家群体里,依托百姓题材而成为摄影大家的,他既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他的成名作《黄河百姓》(1998年出版),主要创作于上世纪60、70、80、90年代。正是这四十年,一条大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这种朴素的情感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与其出身、经历和修为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谓对于摄影师来说,没有小题材,只有小作品。将自己的镜头对准脚下这片肥沃的土地,聚焦这里淳朴的乡亲,假以时日,终将有所成。

《黄河大堤的冬天》,河南,1963年。

这个影展的一大特色是在作品之间,增加了李树峰、张贤亮、易丹、王鲁湘、朱天霓等多位当今国内肩负盛名的文化学者对展览主题和作品的阐释与解读。毋庸置疑,这种文字与作品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策展思路,在无形之中巧妙地增加了影展整体的历史感、厚重感甚至沧桑感。在我看来,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影评资料,特汇集于此:


(编者注:如果您需要上述专家点评的文字稿,请致电010-82590259。)


《边疆女民兵》,内蒙古,1969年。


《黄河源头的小姑娘》,青海,1986年。

(编者注:本文共2302字。)


data-type="jpeg" data-w="720"/>

主编推荐: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浏览我们对朱宪民老师的专访《朱宪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摄影观》~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阅读 2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