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附·风采】勤耕不辍 笃行致远——我校王又一教师应邀参加教育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专家实验研究"项目成果展示暨"东胜好课堂"开放周活动

用户12057876
创建于2023-12-26
阅读 19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凝心聚力谋教育高质量发展,携手共进促课标新理念落地。 2023年12月4-6日,我校历史教师王又一作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中学历史学科的专家团队成员之一,受邀参加东胜区2023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项目成果展示暨第二届“东胜好课堂”开放周活动。

       此次前来指导的专家由课程教材研究所清华博士温馨老师带队,同行的专家还有项目组长首都师大教授姚百慧,项目专家北京西城区历史教研员孟凡霞、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赵建建。

指导专家机场合影

       一天半的时间里,历史学科在大兴中学和华研中学组织了七场专题活动,十九位青年教师向专家们展示了东胜历史课堂的备、教、学、评,包括好课堂建设、单元整体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施、作业设计、阅读交流等。

异地指导,分享交流

      12月5日上午,在东胜区大兴中学,我校教师王又一与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其他几位专家参与了“东胜好课堂建设展示与指导”活动,对2021-2023年入职的新教师教学展示做了点评。

       12月5日下午,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展示拉开序幕,我校王又一教师与其他参会专家展开了沉浸式探讨与互动式点评。他们的深刻见解和实践经验充分展示了在教育创新成果模式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新理念。

       随后,王又一教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历史课堂:悉心钻研、精心开采、舒心成长》为题,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科造诣,专门指导了传统文化案例与写作。他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向老师们讲述了传统文化案例的研究和论文撰写的意义,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格·智”课程体系的建构、实施、成效,尤其是在学校连续四年荣获北京市特色课程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育教学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与交流,让与会者备受启发和鼓舞。

教师风采

      个人简历: 王又一,中央民族大学专门史硕士研究生,2016年入职,现任密云区教育学会理事、学校党总支委员、人力资源服务主任、高一历史教师。

       教育理念: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一种控制、不是一种加工,而是能够持续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能够及时发挥学生身上的潜能。教师要向导师转变,学生要成学习主人。

       所获奖项:2016年入职至今,论文获奖方面,先后获得市级一等奖3次、区级一等奖5次;课例与教学设计,先后获得市级一等奖3次,区级若干;主持区级课题1项、参与市级课题2项、参与区级课题4项;发表文章7篇;获得区级班主任基本功决赛一等奖、班级管理演讲一等奖,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辅导员2次、北京市优秀指导教师1次,区级“十三五”教师工作室优秀学员、密云区优秀共产党员、“十三五”干部教师培训工作先进个人。

教育教学感悟

       作为一线教师,对课标理解要深化、对教学实施能力要提升。伴随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教育新时代,无论是课堂内外的学科教育教学,还是学生个性、多元发展,倒逼着作为教师要向导师转变,学生要成学习主人。教师的角色要由最初在前面带跑到在侧面领跑。既能传授学生“鱼”、“渔”,更要能够创设出有风有浪、宽广辽阔的“渔场”。教育教学的经验应该惠及全员,而不应该成为埋在山洞里的宝藏! 带着感恩之情、敬畏之心,踏实工作,俯下身,沉下心,敲开求教前辈办公室的木门,叩开学生发展的心门,敞开服务师生、奉献教育的大门!把工作不断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广大师生的心里做!强化自觉,提高本领,在成长、进步的路上当仁不让!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是国家繁荣、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为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首师附密云中学制定了"N+X"融合型师训模式,为教师搭建展示个人风采的各类平台,助力教师成长,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成为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引领学生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字:李佳娟

图片:王又一

审核:李琼 

出品:首师附萤火星河宣传站

阅读 19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