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目的:
1.庆元旦、迎新春,指导文明过节。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新年的各种习俗,用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新年的到来。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使学生识到生活中养成文明习惯的重要性,从我做起,做个文明人学生积极投入到"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中来。
活动内容:
1、利用多媒体讲解元旦、新春来历。
2、请学生代表书写搜集的诗词,节日文化、习俗。
3、请学生朗读搜集的诗词歌赋,并讲述搜集过程、个人感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4、互相交流,谈新年愿望、展新年之志。
从字面上看“元”为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元”代表开始,是初始的第一个数字。代表第一、首、最大、春天。我们听说过元始天尊,是第一个神仙,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就诞生了,所以称“元”。在《易经》中有“元亨利贞”,一元初始,万物更新。
“旦”是古代象形文字。上面一个日子,代表太阳,下面是个一字,代表大地。就是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之意。所以,旦就是早晨,是朝阳。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在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在中国刚刚开始庆祝元旦时,大家庆祝的风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或者说是春节的缩小版。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我们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真正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可能只有在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聚一餐。
在东汉,《四民月令》中已经出现椒柏酒的习俗。椒是花椒,古人说椒是玉衡星之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古书记载:南朝庾信《正旦蒙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描绘了元旦朝贺受到赏赐椒柏酒的喜悦心情。
在我国元旦又被称作“阳历年”,“元”有“初始”之意,元旦的到来标志新一个公历年的开始,元旦佳节,不少朋友都会选择和家人亲朋相聚一堂,摆一桌丰盛的家宴,品美食,话家常,共同祝愿新的一年万事顺意。
《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这首诗写了拜年习俗,表达诗人对过年礼节的重视之情。
《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表达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春雪》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之情,以及在得见春色之后惊喜无比的感情。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这首诗写妇女们飞针走线为家人赶制新衣的情景,表达姑娘们对新春的期待与畅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的一年,我们要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让我们以勤为径,以苦作舟,扬帆起航,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休将旧事从头说,且喜新年入手来。新的一年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让智慧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