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知松柏,教研出实学
——高一语文同课异构活动

编辑于2023-12-27
阅读 32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日明媚,风光正好。


2023年12月26日上午,揭西县棉湖中学语文科组开展了《故都的秋》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的同课异构由三位老师开展,具体的班级如下:


林晴晴老师:高一(9)班

    李耿标老师:高一(6)班

    陈洁芬老师:高一(5)班

    同课异构之一:对比阅读,感受生命不同之美

    林晴晴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故都的秋》与《济南的秋天》的比较上,先从整体上把握郁达夫和老舍对“秋”的情感,再由情入景,以小组探究活动的方式,比较两篇散文的景物描写,分析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们的情感,以景显情,加深学生们对于景物的情感体验,最后学生阐述自己更喜欢哪位作家笔下的秋,是老舍笔下充满希望与美好的济南之秋,还是郁达夫笔下悲凉沉郁的故都的秋,引导学生学会细腻地感受生命不同之美。

    同课异构之二:共景共情共鸣

    “爱国”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能够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郁达夫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既流露出秋中有情的眷恋,又流露出情中有秋的落寞,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  

李耿标老师围绕景物描写与情感,以歌乐做引,诗意浸润,创设情景,让学生们看到郁达夫的特色——把悲与不悲统一起来,就是生命的自然和自如。情感共鸣度、思想深刻性、文化积累量、思维锤炼力……都带给了学生。也通过掌握文本的“共性知识”又走出了文本的“共性知识”圈而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秋”,也是表现郁达夫主观情感、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精准解读写景抒情类散文,感受作家独特的生活感悟、生命理解和人生思考。

    同课异构之三:由景入情,感悟家国情怀

    陈洁芬老师由景入情,在设计明信片情境活动中品味郁达夫笔下独具风味的故都秋景图,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眷恋、痴迷之情;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深入探究郁达夫对故都的秋情有独钟的背后缘由,感悟作家独特的审美趣味及家国情怀。

    同课异构之评课:凝聚集体智慧,共赏语文之美

学校的领导们、语文教师们听取了三节精彩纷呈的课例,并认真记录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积极参与评课活动。授课的教师们学科基本功扎实,教学基本素质过硬,课堂设计新颖,注重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对课标理解和教材把握准确。  

    评课的过程当中也总结了对今后教学有效可行的改进建议:教师要深入学习并落实新课标,注重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认真做好学生预习、课堂学习活动、课后评价等环节的组织工作。课改一直在改,但不变的是追求教学的实效性。应借新课标改革的东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高效课堂。

    同课异构现风采,互学共研促提升。本次同课异构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效果都离不开学校领导和语文科组的鼓励、支持。

    冬之美,在于积蓄和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同课异构”为学校教师搭平台,为减负增效奠基础,实现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的课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组织:教科室 教务处

摄影:林钦贤 王育娜

文字:林钦贤 林瑞遥

编辑:林瑞遥

一审一校:林文斌

二审二校:吴中光 

三审三校:李玉宝

阅读 32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