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的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建构活动与主题活动结合,可以有效支持主题活动的深入、丰富、扩展。主题经验的丰富又可以促进幼儿在区域中探索、体验,从而实现教育价值的提升。
活动缘起
周一的早晨,孩子们在教室里围着一起,热热闹闹的讨论着自己周末的所见所闻。只听潇潇说:“周末我去了外婆家,我外婆家在白地哦!外婆带我去菜地里摘了蔬菜……”围绕着潇潇的话题,孩子们纷纷议论了起来……“我外婆家也在乡下,我也去过菜园!”“我还去过奶奶家的鱼塘呢,奶奶说里面的鱼过年就能吃了!”……
我们的讨论:农场里有什么?
基于孩子们的话题和兴趣,我结合建构主题顺势提出:要不我们搭一座大农场,把外婆家的菜全部种进农场里吧!一经提出,孩子们瞬间更兴奋了,可是大家也提出疑问:农场里到底有什么呢?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我本想在班级号召爸爸妈妈们周末带孩子们去农场玩,帮助他们积累对农场的直接经验和认知。可是又转念一想:我们的家乡好像没有规模性的农场,我所熟知的农场基本都是种植蔬菜水果的居多。 所以我先带孩子们观看了一些农场的图片,让他们知道农场是什么样子的,会有些什么。孩子们看完以后也都能进行一些总结:农场里有养小动物的地方,有小兔子、大公鸡、乌龟、鱼……还有种蔬菜的地方,会有工人在农场里工作,他们就住在那!
这时我介入到幼儿中间,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建构一片种植区,专门种植各种蔬菜;再给小动物们建一个家,是养殖区,养殖各种不同的动物。这时欣欣立马提议:还要给农场的工人建一座房子,让他们有地方可以休息!丞丞也说:农场还得有大门和围墙才行,这样小偷才不会来偷东西……
我的设计
萱萱:“我们可以用积木块搭出农场的围墙。”
晟晟:“哎呀农场没有大门可不行。”他画出一个高高的门。
老师:“你们的农场都住着什么动物啊?”
源源:“有小鸡、奶牛、小兔子……”
老师:你们的菜地里种了什么菜呢?
锐锐:“西瓜、玉米,什么都有哦!”
根据孩子们的设计,我们最终确定建构农场的区域有:养殖区、种植区、工人房、大门外围。同时孩子们也划分成了四组,每一组负责不同的区域搭建。
初探索
初次尝试,孩子们带着自己的设计图来到了建构区,我预设着孩子们的搭建场面热闹非凡,作品造型奇型多样。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我的预想发展,刚开始孩子们来到建构区非常兴奋,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个别孩子拿到积木后不停地垒高再垒高,铺长再铺长。
一阵忙碌后……
欣妍:这个农场怎么跟我想的不一样,这个大门也太小了吧?
佳玥:种植区的菜地可以种什么呢?
扬扬:这一点也不像农场呀!
大家一直都在议论,不过负责养殖区的小伙伴倒是一直在行动,在区域里搭建了很多的小动物:长颈鹿、小兔子、大海龟……
第一次拼搭后分析
幼儿的表现让我感到很困惑,明明感兴趣,为什么不能认真搭建?部分孩子搭出的作品也没有造型可言!带着问题,我寻找了问题根源:中班幼儿虽然有着强烈的自主游戏欲望,热衷于自主搭建空间材料,但他们生活经验少和动手能力有限,在搭建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则意识,更没有持久性。根据这些特征,我对照了幼儿游戏情况,决定从幼儿生活经验着手,帮助其丰富物体造型的相关知识,积累经验,尝试调整游戏方式。
第一次拼搭后调整
1.减少积木的数量和种类,让游戏材料从少到多,难度从易到难:例如种植区,我让孩子们全部选择小的长方形积木块进行结构搭建,再根据想种植的蔬菜选择与之形状相似的小型积木块。
2.投放建构作品范例图,启发幼儿搭建思维。我在第一次建构后进行了经验总结,把之前孩子的作品图片给幼儿观看。然后又根据各负责的建构区域,设计自己区域的设计图,例:负责搭建养殖区的孩子就画养殖区的设计图,把自己想要具体搭建的东西画下来。
3.讨论搭建规则及游戏后的积木整理。虽然孩子们在第一次建构前我也强调了一些规则,但是还是不够细致,这一次调整我把具体分工也一并布置了,以防出现建构时会有幼儿无事可做,还会破坏。
再次搭建,发现问题
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对话:
诺诺:潇潇我们一起来合作拼搭吧,可以吗❓
潇潇👧:可以呀!我们先用长方形积木块代表长劲鹿的脖子吧!
扬扬:我们用大的矩形中空来搭农场的大门吧!再用小砖块把整个农场围起来👍
书锦👦:两个半圆形的积木块可以当作菜地里的西瓜,我们一起种西瓜吧!
云锐:我要给小动物们都围起来一个小房子。
欣宝:我们的大门太大了,最大的三角形也没法当它的顶,怎么办?
子杨:不要用积木了,这不是有个塑料的屋顶嘛!
欣宝:这个放上去刚好!
第二次拼搭后分析
1.在搭建的过程中,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即使明确了搭建目标,但仍有幼儿不能坚持下来。在本次观察中,有的幼儿能持久的完成一项作品,他们在搭建的过程中能不断地思考、调整,尽量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负责搭建种植区的云锐一直在认真的建构不同的动物,不断做到最好。但有的幼儿需要老师的提醒和鼓励才能继续完成。
2.经过多次游戏后,幼儿在整理收拾玩 具方面有了很大进步。
第二次拼搭后调整
问题一:屋顶容易倒问题。搭建的房子屋顶怎么老是倒掉呢?
幼儿思考:先用大的积木平铺搭建地基,再推高搭建。下面的积木要大一点,往上搭建的积木要小一点。
问题二:养殖区的小动物有生活在陆地的,还有生活在水中的,怎么办?
幼儿思考:养殖区中间用小型积木块隔开,代表动物生活的不同地方。
问题三:工人想要进入种植区采摘蔬菜怎么办?
幼儿思考:区域内除了蔬菜区,每块菜地中间都要留出小路的位置,同样用小型积木块隔开。
我也是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大胆尝试,对能力较弱的幼儿采用语言引导或个别协助的方式,帮助其进步,使其体验建构游戏带来的乐趣,增加自信。
深度搭建 乐享建构
经过多次搭建活动后,幼儿能够共同讨论交流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开放思路、乐于分享。遇到困难时,能够思考,尝试合作、讨论、自主解决问题。
总结反思,收获成长
从一开始简单堆叠到有目的搭建,从单一造型到多种组合,从实施搭建、发现问题,到逐步问题的解决······一次次不断地尝试探索,一次次不同孩子的不同表现,孩子们也在跟随游戏不断成长,收获成功的喜悦。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在不断探索、尝试,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读写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意识等都得到了有效地发展。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深度学习,自然习得。我们的搭建故事还在继续,游戏活动将成为孩子自信成长的内驱力,助力他们快乐前行!
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后续要提供更丰富的辅助材料,引导幼儿尝试更多的建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