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立足新课标,学习促成长。

阅读1743

2023年12月26日,我校各位物理老师在赵文峰校长的带领下走进泌水中心校,学习新课标。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根本的依据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在学习新课标之前,首先由泌水中心校的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示范课——《电压》

樊老师用盐水小车和土豆电池引入电源、电压,再通过如何让水轮机转动起来,如何让水轮机不断地转动起来,让学生理解电压的由来,并通过水轮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去理解电路的组成。

学习电压表时,樊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电压表,了解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再进行读数,讲练结合,学生充分参与,积极回答问题。

樊老师让学生思考电压表应该怎样接在电路中,她设计让学生把电压表分别串联在电路中和并联在小灯泡两端,并且记录灯泡的明暗和电压表的示数,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并联在用电器两端。

在本节课最后过,樊老师还设计了有意思的课后作业。

赵文峰校长听课记录

高晓艳组长听课记录

本节课结束之后,教研室领导戈涛评课并总结。

接着,教研室隋鑫老师带领我们学习《物理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通过科学观察、实验探究、推理计算等形成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化学、生物学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课程目标

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核心素养内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课程目标,体现物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

○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物理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1.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内容的总体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和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2.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信息、观点和结论进行质疑和批判,予以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品格与能力。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与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4.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和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持之以恒的品质,热爱自然、保护环境、遵守科学伦理的自觉行为,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观、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00:19

●教学建议

教师应根据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物理教学,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贯穿物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1.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教学目标

2.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教学

3.确保物理课程实践活动教学质量

隋鑫老师详细阐述了什么是科学思维,怎么样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并且通过实例帮我们理解。

01:25

隋鑫老师还提出了一个值得每位老师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到底是谁在学?

最后,教研室领导戈涛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我校老师认真学习,认真书写学习笔记。

“教无涯,研不止”。本次学习,让参与活动的每位教师对未来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全体物理老师将继续携手共进,且学且研且获,“鲜花在前方,我在路上”,在前沿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再启新程,踔厉奋发,逐梦前行!

阅读 17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