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5】葡萄之韵,生化之谜:葡萄酒制作与生化互促项目实践之旅

孙国平
阅读 5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一、葡萄酒的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的酒文化非常出名,但是对于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却很少有人知道。大约距今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出了葡萄酒。

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会采集、食用野葡萄了。在中国葡萄最早的种植中,是从汉武帝年间开始的,当时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大宛带回来葡萄葡萄酒的酿造工人。葡萄栽培引入后,最先传到了新疆,后来才传到甘肃、陕西,最后到华北和东北地区。这就是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史的开端。


葡萄酒的酿造最辉煌的时期是在唐朝,而且出现了蒸馏酒,当时李世民从高昌国得到的战利品中就有葡萄酒,所以中国生产葡萄酒和食用蒸馏葡萄酒可以从一千多年以前开始。在唐朝,各种商业繁荣昌盛,葡萄酒的酿造方式也开始出现了多样化,使葡萄酒也成为了当时的好酒之一,受到人们的大力欢迎。

二、葡萄酒的功效

葡萄酒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功效,如美容养颜、利尿、软化血管等。

三、葡萄酒制作目的

在2023年11月19日,孙国平、骆梅珍老师带领25002和25003班的同学进行了葡萄酒制作实践活动,自制葡萄酒可以把学到的化学、生物概念、原理编织起来,让枯燥、单调的理论变得简单明了,让人们随心所欲制作百变口味的葡萄酒,让我们在追求绿色生活中学得扎实、做得明白、吃得自然,激发理论指导实践的活力。

四、葡萄酒制作的原理

葡萄酒制作的原理:利用葡萄皮上天然存在的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相对密闭、缺氧的环境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使葡萄糖或单糖发生糖酵解,以充分完成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经过20多天,将葡萄糖、单糖全部转化为乙醇,最终制成香醇可口的葡萄酒。

五、葡萄酒制作流程

1、选择优质葡萄。

2、清洗、筛选葡萄。

3、捣碎。

4、加糖。

5、发酵。

六、自制葡萄酒过程中的生化反应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参与有氧、无氧呼吸作用的全过程,葡萄汁固液混合物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葡萄糖及单糖等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并生成新的物质乙醇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具体步骤如下:

(1)为酵母菌的繁殖提供营养——加糖

葡萄被捣碎装瓶后加入适量糖,盖上盖子,注意不要将盖子拧紧,只要能够遮挡灰尘或者虫子即可,将容器放于阴凉温度适当的位置。这个阶段,温度保持18~25℃之间,糖的加入是促进葡萄汁固液混合物中培养繁殖大量酵母菌[1]。由于葡萄汁固液混合物中有溶解氧,此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出芽方式迅速增殖,进行异化作用,催化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葡萄糖)转化为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发生发酵反应。

(2)酵母菌作为分解者大行其道——发酵

经过有氧呼吸反应后的葡萄汁固液混合物过滤掉大颗粒物质后,将汁液放入密闭容器中,氧气将消耗殆尽,将温度设定在25℃左右,在无氧环境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受到抑制,而酵母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或加入的糖(单糖)及葡萄皮色素被酵母菌逐一分解,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体积膨胀,释放小量ATP[3],溶液中糖度迅速降低,酒精浓度慢慢上升,葡萄汁液逐渐呈现深红色,在充分发酵后即完成氧化还原反应,最终酵母菌因营养物质(葡萄糖)缺乏而死亡,此时发酵反应结束。

(3)观察发现:最初有微量的二氧化碳小气泡冒出,待2~3天后便可以看见二氧化碳小气泡的急剧增加;减少容器内二氧化碳气体压力,每天适当开盖排放CO2气体,防止CO2压力过大发生爆瓶。由于酵母菌在乙醇浓度超过15°的情况下不能存活,因此一般自制葡萄酒的酒精浓度不超过15°。

总结:在加糖、发酵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糖是酵母菌养料,酵母菌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1:3,在有氧呼吸中,拆开1个分子葡萄糖中的化学键,需要6个分子的氧气,产生6个分子的二氧化碳,混合物体积不变,整个过程释放大量的ATP能量[1]。而在无氧呼吸过程中,酵母菌分解1个分子葡萄糖中的化学键,可以生成2个分子的乙醇、2个分子的二氧化碳及少量的ATP。


(4)贮存:需防止空气进入发生氧化反应,破坏葡萄酒纯度。且长期贮存的最佳温度为20℃左右,避免暴晒,保证葡萄酒溶液均一、稳定,溶液浓度和成分不发生变化,口感适宜。

结束语

  在葡萄的馥郁与生化的奥秘之间,我们和学生一起踏上了葡萄酒制作与生化互促项目实践之旅。这次实践之旅不仅领略了葡萄酒制作的精湛技艺,还深入了解了生化互促的原理。通过亲身参与和探究,对葡萄酒的认知得到了升华,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我们期待继续挖掘更多关于生化的奥秘,让科学与实践完美结合,为我们的学生带来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供图:骆梅珍

编辑:孙国平

审核:夏建华   漆忠红

本文由萍乡市市级基础课题《“三新”背景下高中生物和化学互促项目设计研究》(立项编号:pJGHX-22001)课题组供稿。

阅读 5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