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研究课——《大单单元视域下初中古诗词方法类教学的实践探索》

Mong
编辑于2023-12-26
阅读 29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刘珍玲老师将新课标与课题组研究的“五二一”的教学法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于10月26日在初三(6)上了一节研究课。在本次《行路难》的研究课中,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五次不同目的的朗读,深入分析了诗歌的手法及其作用,并一同分享了感悟。这堂课不仅让我们领略了李白诗歌的魅力,还让我们从中见到了“五二一”教学法操作的灵活性。

“五二一”教学法贯穿全课堂

一、朗读之美 在研究课中,课堂进行了五次不同目的的朗读。每一次朗读都带着不同的情感和理解,使我们逐渐走进了李白的内心世界。在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到了诗人情感的起伏。这些朗读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内涵,也让我们对李白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二、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中刘珍玲老师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一起围绕李白《行路难》的内容抓住两个关键点带领学生领悟诗中丰富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些手法不仅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三、感悟人生 在分享感悟的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有人从诗中看到了坚持的力量,有人体会到了人生的起伏和坎坷,还有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这些感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往直前。

本次研究课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李白诗歌的魅力,还从中深刻感受到“五二一”教学法的灵活性和强实操性。希望在今后的课堂中,我们能够将“五二一”教学法用好用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愿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能够像李白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

阅读 2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