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班仪式
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仿照人的智能完成工作。
2030年,在知识获得上在线学习超越实体学校的学习。
2023年,教师角色将更多的转向指导学生学习。
人工智能支撑师范生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
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目标将转变为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导学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国家教育信息化生活融合发展进程,从技术走向业务。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助力教育创新。
教育数字化转型4个重要目标,1.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2.促进教师学生及教育管理者的数字化能力培养;3.构建智慧教育发展新生态;4.形成数字化治理体系的机制。
课程教学改革与技术赋能教育愿景:面向学生生活世界与生命价值,发展应对动态、复杂、模糊和不确定性世界的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
北京师范大学 李玉顺
学校首席信息官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专业负责人,是学校信息化规划和发展的布局者、引领者、推动者。
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未来学校三个维度
1.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现2.尊重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3.
领导的本质在于影响他人以达成某一目标,领导力就是获取追随者的能力。
一头狮子领导的绵羊部队,可以战胜一只绵羊领导的狮子部队。
真正的领导力是你能不能、敢不敢让人、让事发生积极的改变,真正的领导力就是做自己。
现阶段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策略是搞试点,破难点,有特点,现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有效突破。
守着金山讨饭吃。
搭积木式的校园数字化推进策略。
教育数字化转型:(教与学)在线,数据,计算,算法……发现个体特征,激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推荐王坚《在线》一书。
数字化转型就是实现“人与物,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推动教育教学的全流程,全要素的数字化和双向在线,实现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数字孪生,并用数学工具解决人们面临的问题,推动教学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人脸识别是依据了矩阵,向量与计算。把像素脸变成数据脸。线性代数等学科知识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支撑。计算力成为最大的生产力。《数文明》书籍推荐。
数字化转型呼唤“懂行人”。
《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书籍推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
《中国智慧学习研究报告》推荐。
北京师范大学 施建国
智能书写可以使学习状态可视化,学科思维可视化,即时评价可视化。(智能点阵笔)
书写数据应用:多维度数据报告驱动精准教研。
智慧研修:智能诊课,智能检课,方便研课。
以人为本,技术助力。
北京师范大学 刘晓庆
北京师范大学附校 王鹏飞
教育进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
大模型推荐:讯飞星火,文心一言。
大学附校:出人才,出经验,出成绩,学生成长贯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跨学段,同主题联合教研。
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基于差异的课程改革,基于差异的育人实践。尊重差异,基于差异。
在技术支持下跟踪、记录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多维度),通过分析诊断为教学决策和个性化干预提供支持,实现精准教学。
引入脑科学前沿研究成果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就是要有科学基础,掌握脑的规律。关注学生的大脑学习力。
学科知识的学习效果+大脑学习力的水平和状态+心理品质的水平和状态+误差因素=学业表现和成就水平。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
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生学会学习)——指向核心素养。
依托过程性学习记录来实现数据赋能的个性诊断。
基于智能平台变革学生学习方式。
建立学生全息健康档案,构建数字健康校园生态。
建设面向未来教育的学习空间站。
新型教与学模式创新中心,数字化教科研实践中心。
数据赋能基于差异的育人。
参观北京师范大学附校
参观北京师范大学主校区校史馆
陈经纶中学民族分校 郭峰
信息化教学的路向和冲突。
通过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
技术推进管理精准化,决策科学化。
教育信息化基本要素:技术,资源,环境。
教育信息化基本类型:基于技术应用的信息化教学,基于资源应用信息化教学,基于环境应用的信息化教学(人人交互,人机交互)。
当我们学会“行驶”后,最重要的不是学会如何开得更快,而是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刹车”。
北京市朝阳区课程资源包括学习指南,学习指导,学情反馈,学程拓展。
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不是靠投喂,而是靠自我饲养。
华中师范大学 王珏
在PPT中插入chatPPT插件,可以自动生成课件。
技术或媒体无法替代人的思维,而是促进人的思维发展。
学习科学,人是如何学习的。
AI最近几年这么牛,到底做对了什么?
深度神经网络三要素:算法,算力,大数据。输入外部信息学科知识体系——加工(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通过培养生成神经网络。
知识与个体经验的关联性是开展一切教学的前提。
只要将知识与学生的经验建立链接,万事皆可学。
心灵中的事物无一不是通过感官经验而来的。
未经概念化的感觉及经验,无法产生知识。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概念。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思维方法:已有经验,归纳,类比。
从感官中,借助语言,自动开展归纳与抽象。
知识是思维加工的结果。
情景是思维加工的对象。
语言的核心是思维。
概念的直接传递是不可能的。
思维的必然路径:创设情景——引导思维。
概念无经验则空,经验无概念则盲。
可视化+故事化制造强烈的情景感,促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