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韵飘香香如故,拾级而上提素养

用户19266934
编辑于2023-12-25
阅读 11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研韵飘香香如故,拾级而上提素养

                   ——记2023-2024学年上学期梧村小学语文教研组大单元教学实践研讨活动

秋意渐浓,时光清浅,采一束光阴,拂过心间。在这最美的初秋,我们共赴诗意的教研。我校语文教研组重视教研文化建设,以“问·思·辩”三层六级研习模式为载体,为我们展示了三场精彩的研讨活动。

六年级备课组

    《竹节人》在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属于阅读策略单元:有目的地阅读。这是教材编写上的历史性突破,承袭了前面“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这三个阅读策略单元。

     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钟燕凤老师在教学本课时就围绕课文学习提示中出现的三个学习任务,关注“怎么读”这个点,让学生通过阅读实践,总结阅读方法,真正体会“阅读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会不同。”

一、以单元语文要素为轴心展开教学过程

作为统编本教材中最后出现的四个阅读策略单元之一,本单元要让学生建立起“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相匹配的阅读方法”的大概念。上课伊始,钟老师进行了阅读策略单元阅读经验的唤起和勾连,将对已经学过的速读策略的实践检测与阅读新课文《竹节人》把握主要内容的目标融合起来,其实也渗透了把握文章概要可以采用速读法的意识,这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高度关联的。接着,围绕“写竹节人制作指南”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两大学习任务,引领学生经历“信息提取式”阅读和“文学欣赏式”阅读的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不同的内容,采用适当的阅读方法”的阅读策略。整个教学过程打破了语文教学的一般程式,紧紧围绕对阅读策略的需求唤起、深度实践、体验类比、反思总结而展开,充分体现出策略单元的教学独特性。

      二、以学生自主发现为原则组织教学活动

      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往往会出现的最大问题在于“把方法当成知识教”,要么将策略作为知识附加于文本内容的学习之上,要么对策略进行机械训练获得策略掌握的假象。策略是在主动寻求、尝试发现,不断理性思考、调整完善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习得的,离开真实的问题情境和策略需求,离开切身的实践反思和多重迁移,不触及学习者元认知心理层面,策略将无从获得。在本课教学中,钟老师总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要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推进教学,让学生在支架的启发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又通过群体学习记忆的汇聚、提炼,揭示阅读方法,借助概念帮助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对阅读策略的认知。任老师还善于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营造不同的阅读氛围,让学生鲜明地感受到阅读过程体验的不同,在感觉的对比中发现阅读策略与学习任务的适配性。

      三、以多元有机融合为策略实现素养提升

阅读策略是本单元教学的核心,但不能涵盖单元整体教学的所有目标。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语言、思维、审美的综合提升呢?钟老师巧妙地采用了“以一带多”“一举多得”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提取了信息、理顺了思路、进行了鉴赏、习了表达、体验了乐趣,最终也习得了方法。作为本单元教学的“定篇”,这个课时对阅读策略的学习进行了精心的过程设计和精到的“教结构”时“缓进”的节奏,有助于为阅读策略的后续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后面“用结构”时的“变速”和“变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单元整体教学的长程来看,学生始终是在当下学习的元素融合和前后学习的结构融通中实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全体语文老师围绕六年级备课组的展示展开讨论,也在此希望语文组老师将本次尝试作为新起点,借助备课组团队的力量,由点及面,构建次序化的大单元教学体系,丰富语文新课标大单元教学成果。

二年级备课组

      为有效落实单元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2023年10月7日下午,我校开展关于情境式教学的研讨活动,本场活动由叶倩雯老师进行主持,学校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参加教研。由我校林嘉芬老师开展了题为《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语文大单元学习设计——黄山奇石项目》的阐述。

      林嘉芬老师围绕课标要求及单元教材进行了教材分析,并提出了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设计方向“跟随书本去旅行,介绍大美祖国”的学习情境及学习任务,并针对《黄山奇石》一课进行了阶段学习目标设计及阶段活动设计,通过理解词句,学习读懂课文,通过介绍奇石,感受语言之美,通过习得方法,练习仿说仿写。

      汇报后,备课组全体成员共同观看何捷老师题为《情境创设——让学习更具真实感》的讲座视频,讲座中提出“情境”在新课标中出现的次数多、覆盖广、花样繁,“情境”一词,极为亮眼。再从课标出发,提出情境成为学习关键组成的要素,情境成为课程实施的核心要义。何捷老师为我们阐述“情境”的意义,为帮助老师们理解,他以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进行大单元设计的展示,及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一课进行示范。内容深入浅出,老师们收获颇多。

      情境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打开阅读的思路,产生发现、探究的冲动,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有效的情景创设可以启智怡情,开启语文学习及教学的新境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22版课标精神,探索大单元教学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构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1月2日下午二年段备课语文组以“三新背景下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主题开展了精彩的教学研讨活动。

      本活动由吴佳瑜老师执教二年级课文《黄山奇石》。在这堂课中,吴老师独具巧思,创设了“争当黄山马拉松志愿者”的情境,通过名“奇”位,知“奇”名,观“奇”形,说“奇”处,连贯的四个任务,尤其是奇石,有趣极了,让孩子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黄山的喜爱。在课上通过教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范读;边想象边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动力。还充分运用了多媒体,使黄山风景更准确、更直观地出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微课讲解,勾连前后知识,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共同进行。在观“奇”形,中,完成了课后第二项任务,在说“奇”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先前的朗读语言积累后,借助语言支架,引导学生作为小志愿者介绍黄山奇石,完成了课后第三项任务,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课后,吴佳瑜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而且能较准确地抓住文章的关键字来理解,但学生的互动并不多,而且能说的也寥寥数语,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刻。本文更注重孩子联系想象进行品读,许多孩子还无法完全从字词中感受到黄山奇石的神奇之处,因此在朗读中,大部分的学生能将课文读通顺,但学生个体的朗读效果得不到保证,边想象边读的效果不佳,读不出感情来。

      接着,周懿老师代表备课组进行知识整理,我们应以“学习蓄能,守正思辨”来看待大单元教学,要为学生搭建好求知的云梯,从而构建出能彰显学生“核心素养”的真课堂。此次思维的碰撞让老师们都认识到,在素养导向时代下,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再受限于“课时+知识点”的教学模式,而应着从高位着眼、大处入手,以“大单元”为设计单位,创设真情境、提出真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真思维!要让大单元教学真正成为语文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助推器!

      随后,一年段、三年段的老师做了精彩点评,本节课创造了非常有趣的问题情境,微课讲解,勾连前后知识,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共同进行,很好落实了新课标。希望能增探究性学习环节,让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学生。

      林津萍主任、教研组长吴萍萍老师也给与了充分的肯定,佳瑜老师能从高位着眼、大处入手,以“大单元”为设计单位,创设真情境、提出真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真思维!让大单元教学真正成为语文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助推器!而且课堂灵动,能以“奇”提纲挈领、图片连连看、多个微课视频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应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结尾过于匆忙等。

      俯拾仰取皆收获,策马扬鞭再奋蹄。回望教研之旅,瞬息而意犹未尽。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能使老师们有所思,有所获。在未来教学中,我校全体教师将立足学情,聚焦课堂,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努力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且行且思,不断成长!

五年级备课组

      五年级备课组选取了老课文《鸟的天堂》作为本次公开课课题。《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是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自然之趣”为人文主题,“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本单元的写作要素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本文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所闻。文章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有声有色,声色兼美。本课老文新教,融入新情境新形式,统整大单元,为我们展示了精彩而又有效的课堂活动。

    第一步教研法——“问”

      在本次五年级新课标大单元教学实践中,教师基于“新课标视域下的经典老课文教学”这个主问题展开。教师立足于大单元的教学情境,创设拍摄“鸟的天堂”宣传片的脚本,学生在活动中借助拍摄脚本的支架,先进行整体的感知,然后抓住一些景物和关键句,明晰拍摄的镜头远近,由此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让写景散文不再朦胧不清。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能自主运用此类方法明辨写作顺序,有序梳理文本。

    第二步教研法——“思”

      主备团队从课标的学习任务群,单元整体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教材内容分析,以及课程教学思路等方面进行阐释。教学中通过预学进行大情景的任务设计。在学习树与鸟的特点时利用学习单运用抓关键词的方式了解静态美。利用板书的表格梳理发现动静结合的写作秘诀。在课程最后还能勾连语文园地内容同学书写“鸟的天堂”宣传语让学生们进一步然后文中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

    第三步教研法——“辩”

      首先,由主备团队从教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等角度进行分享。傅老师这节课通过设计具体可感的学习任务、真实的问题情境:制作“鸟的天堂”拍摄脚本,引发问题的产生,真正落实语文要素。

    其次,数据循证团队借助央广智能研修平台的数据,对师生互动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周懿老师从教学行为分布、ST图和课堂表现度分析角度进行分析。建议老师可以降低讲授,提高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核心素养。在课堂中间采用大问题的形式,同时注意课堂纪律的组织,明确讨论要求及回答要求。

      接着,单元统整团队从教师行为角度出发,紧扣单元统整结构化的设计做分析及建议。李慧鑫老师梳理了单元要素,并提出相应的看法。教师应运用想象策略,引导学生将文字在脑海中转化为画面景象,是感悟静态美和动态美的重要方法之一。重视联系上下文、有感情朗读,也能帮助学生体会动静联动营造的自然之趣。

      最后,素养提升团队从学生行为角度出发,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分析及建议。钟燕凤老师从多样朗读、明晰顺序和聚焦手法三个角度入手,分析课例中做得较好的部分,如多种形式的朗读,创设的拍摄脚本情境和写法迁移。同时,钟老师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老师应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设计动静结合的仿写训练,学生既能在学习写景散文的过程中领悟表现手法的含义、要点和作用,也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随后,教研组的老师针对本堂课进行分组研讨,并对《鸟的天堂》一课提出重构建议。纪莹老师提出,课堂不要为了情境而情境,会割裂整个文本的学习,拍摄脚本的内涵比较难,建议简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钟燕凤老师聚焦散文的朗读方法,提出补白性朗读、整合性朗读和反复性朗读三大建议。

      最后,教研室林津萍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林老师提出新课标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变革了课堂教与学模式。思考新课标时域下老课文如何改革,应以学习主题为中心,重构单元整体学习,将课时之间进行有机整合。设置大任务、大单元、大概念、大情境。情境要发挥统整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美,关注美在何处,学习如何表达美。

      同时,林老师对教研活动提出思考和建议。教研活动要形成学思辨能力,体现教研的价值,教研问题要前置,让老师们有的放矢,结合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并对教研活动月教师开展课堂实践的情况进行反馈,希望老师们都能从备课、磨课、开课中得到成长。

厦门市梧村小学  语文课题组 教研组

2023.12.25

阅读 11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