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中流砥柱,承载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希望与梦想。为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开展“逐梦青培工程”建设暨青年教师汇报课研修活动。现将尹爱霞老师上课、听课评课情况展示如下:
尹爱霞老师上课掠影
说课稿
教学设计
课件展示
评说课环节
厚彦强老师评课掠影
厚彦强老师评课
优点:
1.学案设计整体较为科学合理。尹老师能够紧扣课标要求设计学案,学习目标能够体现本篇课文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新课导入环节简明扼要,快速引出作者陆游,“诵读诗歌,置身诗境”环节,尹老师重视诗词阅读课的诵读教学,通过初读诗歌,体味诗人情感。“品味诗歌,体味诗情”环节设计两个学习任务,尹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艺术手法以及“愤”的内涵和根源的探究,学生主体地位体现较好。“拓展延伸,激发爱国情”通过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来完成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2.声音洪亮,语言精练,教态沉稳大方。
建议:
1.学案设计中具体细节设计可以在琢磨中更加完善。比如对于颔联的探究,问题设计可以采用颈联,尾联探究中的问题设问方式进行设问,这样就会前后统一、一致。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学生读完该联后会形成什么样的画面,可以把这个问题也设计为学案中的问题。
2.对于学习目标1中提到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把它点出来或者强调一下。
3.对于教学难点“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的传承”,可以从本文的深入解读或者立留足更多的教学时间等方面来进行突破。
樊海老师评课掠影
樊海老师评课
作为一名刚执教五年的青年教师,能上这样一堂公开课,是比较成功的,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本节课的优点与亮点
1.教学目标的设计准确、明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2.授课思路清晰,教学结构完整, 教学环节齐全。
3. 教学过程中,能始终以学生为学生主体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多样合理。
4.课题的命制,新颖别致,有创意。
二、 值得商榷的一些问题
1.关于课题。有课题很好,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却没有点题、解题、扣题、结题, 很是遗憾。
2.关于教学重难点。本节课对教学重难点的设计欠明确,体现不突出。
(1)对诗歌的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二者不分主次轻重,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次序混乱。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分析不够深透,教师的感情也不够饱满。
3.关于一些问题的设计。一些问题的设计欠准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指令性欠明确。
4.过于注重教学环节的齐全,致使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有些环节显得很仓促。
5.缺少了诗歌语言的赏析,比较遗憾。
6.教师对课堂生成问题的处理有待提高,对学生的评价有待提高。
三、几点建议
1.课堂要善用减法。
减到不能再减的程度,课堂才能精炼,也能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
2.注重感情与审美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诗歌要品出诗歌的味道,不能过于注重理性分析,而冲淡了情感味。
3.求真,求新,求深。
教学要教出自己真实的、甚至新颖独特的东西,不能一味地想着别人怎么教,我就怎么教。
与尹老师和同仁们共勉。
孙学良校长评课掠影
孙学良校长评课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态度端正,激情满满。作为一个年轻老师,课前精心设计了学案,细化了活动步骤和具体任务,使得教学有章可循。使学生学有所依。授课过程中始终充满激情,精神面貌很好。
2.诵读引领,直击要害。作为诗歌鉴赏教学,能从始至终将诵读贯穿其中,学生单个试读、教师范读、学生品读、师生齐读,形式多样,在诵读中品悟诗情。将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这些诗歌鉴赏中的要点一直抓在手上,且设置成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要点展开诵读理解,始终没有放过文本阅读这个根。
3.纵横联系,拓展延伸。教学的最后两个环节设计高屋建瓴,很有深度和视野。让学生通过同类题材诗歌的比较阅读,深挖“愤”的根源,并拓展至对诗歌主题“爱国主义”的深层次写作输出,可见教师备课的用心良苦。
二、值得商榷的地方:
1.课前缺少演讲环节。在学校大力倡导“培养卓越口才”的背景下,高一高二语文课前这个演讲的环节至关重要,不得不引起老师的注意和重视。加之下午第一节课,入题有些太“赶”,让人感觉一开始就在为后面的环节挤时间,可利用课前演讲环节,渗透相关背景、作者介绍等内容,让学生有个上课前情绪上的缓冲,有利于接下来教学任务的展开。
2.问题的设置要符合逻辑。比如任务一的两个问题“1.如何书愤?2.所抒何愤?”就应该调换次序,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开课时候的诵读之前,应该重点强调诵读需思考的问题,即“体会诗人情感,怎样才能读出其中的‘愤’”,这是个关于全文主旨和“诗眼”的问题,必须非常清晰地提出来。开课的处理上有些仓促。
三、几点思考:
1.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策略。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学习、思考的基础上,只有经过了深入的个体思考、整理、提炼,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才能有实质性的问题呈现和更有效的探索。
2.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自我感觉这节课还是控得太死了,基本上都是老师挖坑学生跳,学生主动的、积极的生成还是少了点。最后的两个环节应该是本节课出彩之处,但因前面的环节处理有些拖沓,导致生成的效果只体现在了少数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得到机会。
3.关于一节课环节的齐全与否。窃以为,既然最后时间不够了,能否将写作任务作为一个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下节课前展示来得更加充分有效?课堂小结和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老师为了赶时间也都是直接展示学生读,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李同相校长评课
李校长评课掠影
李校长评课:
总体方面:相比前期的教学,本次选择古诗词诵读单元进行执教挑战性比较小,没有大的突破与进展。
教学优点:1.执教者的形象变化很大(头发高,声音高,关注课堂,眼里有学生)。
2.教学设计有意识(课标意识和重难点意识)
3.落实大思政观(家国情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等)
暴露问题:一、从全局出发看:
1.备课上,没有用心研读文本,对于诗歌的意思应该要反复琢磨,要不断的提升对文本的理解,最终要读出自己对文本的认知。“书”——书的境界,反复读。“愤”——愤的境界,反复深化。例如:第一境界: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 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 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 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 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 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 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第二境界:“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书”年事已高、壮志难酬之情;“书”敬仰孔明、渴望建功立业之愿。第三境界:忧愤国家;忧愤朝政;忧愤自己。第四境界: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正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1180)始,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诗人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总而言之,诗歌教学要品味出暗藏其中的感情、暗示性。
2.没有用心走进诗歌。如何用“诗”感染执教者的情感,为什么诗歌没有感动你,因为你没有用心如何去爱诗。
3.追求了“技”,而没有涉及“道”,在“道”上没有下足功夫,没有真正的触动学生,打开学生,感染学生。
4.为什么我们没有活在课堂中?想要把自己活在课堂里,在课前要做足功夫,吃透文本。
5.对于教材没有吃透,所以很难上升到“达、融”。
二、从细节处看:
1.宁可断其一指,不能满盘皆输。
2.“愤”——要有共情。
3.学案排版不太好。
最后李校长倡导语文组应该“落实”以下几点:
1.落实整本化的阅读,坚持走下去,深化下去,教师做好督促。
2.落实培养卓越口才,坚持每周三位学生的课前演讲。
3.落实教材,让学生熟悉文本,抓住教材,吃透教材中下功夫,夯实基础。
4.落实学生的听、说、读、写、记、积(重点强调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
5.落实早晚读辅导,进教室,明任务,有目标,有效的复习或者前置学习可以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