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成长,共同探讨新课标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充分展示我校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成果,2023年12月,我校生物组开展校级公开课“同课异构”活动。参与讲课的老师分别是初一年段游燕玲,刘洁。初二年段念丁岚,黄艳萍。其中,游燕玲和 念丁岚都是晋安区名师工作室成员。
授课过程
针对八上 《鸟的生殖和发育》,12月22日下午,初二年段的二位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念丁岚老师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创设丰富的实验情境,通过实验教学建构重要概念,帮助学生在科学严谨的实验中寻找和验证答案,通过“论证——反驳——再论证”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在情境的选择上,本节课以霞浦当地的珍稀鸟类彩鹮为情境,围绕“彩鹮卵如何适应陆地环境”的大主题进行探究。课程主线是结构和功能观,从观察鸟卵,识别鸟卵的结构并推测功能,到最终归纳鸟卵和陆地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认同适应观。课程的暗线是比较鸟类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认同进化观。课程的最后综合运用有关鸟类生殖发育特点,交流鸟类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念老师引导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真知,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感受在探索过程中所获得的生物的乐趣。
黄艳萍老师开设的同课异构课——《鸟的生殖和发育》,对于本节的重难点,授课老师采用多种教学策略逐一突破。以思考朱鹮为何数量稀少为导入,带领探究小组完成对鸟卵结构与功能的动手小实验,认识到鸟卵对胚胎的作用有保护作用、提供营养等,进而突破教学的重点。以学生自主讨论、动手感受鸟卵的形态来认识鸟卵形状的特殊性。教师搭建学习支架,步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朱鹮濒临灭绝的多个因素。并贯彻生物学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适应环境”,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最后呼吁大家关注鸟类的保护,关注“爱鸟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初一年段的二位老师选择《绿色植物是生物圈有机物的制造者》这一节进行同课异构,游燕玲老师以“绿豆种子中存在的主要营养物质”作为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绿豆苗叶片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是什么?学生结合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小组设计实验,通过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完善实验。接着通过天竺葵、三角梅等叶片总结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通过绿豆苗的生长以及食物链食物网总结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作用,并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锻炼学生能力。最后更是融入德育内容,提倡大家保护绿色植物,使学生认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刘洁老师以“中午吃的米饭是有机物”为情景导入,引发学生思考,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结合二个演示实验,让同学们认识到绿叶中是有淀粉的,但是要对叶片脱色才能看到。引导学生回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围绕此次学习主题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小组讨论后,设计实验方案,梳理实验实施步骤,在实验室中开展后期实验。通过亲自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教学设计各个部分环环相扣,设置问题进行衔接,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又很自然的带学生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在本节课中学生参与实验,乐于实验,更是从实验教学中获得真知。
评课活动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活动,杨青校长,丁树森副校长,教研组长陈昂和生物组教师们都全程参与其中,杨青校长从每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等方面作出评价。杨校长对四位教师的课做出精彩点评,并鼓励年轻教师多磨课,多学习,让每节生物课都出彩。教有所得,研有所获,生物组的教师们积极参加本次听课、评课活动,对开课老师的授课进行了专业的点评,结合本节课教与学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各抒己见,探讨生物问题,指出亮点和不足。通过这样的活动极大提高生物组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加荣幸的是,福州市晋安区生物教研员曹长华老师也参与了本次活动,曹老师跟青年老师亲切座谈,提出了很多有新意的看法,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结语
本次教学活动致力于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本次活动中,精心的教学设计,多样的教学手段,活跃的课堂气氛,广大师生沉浸在一次次精彩纷呈的课程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