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而有效   “习”以得法

—小店区三中正阳校区数学组12月教研活动纪实

笑笑
编辑于2024-12-25
阅读 204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已接近尾声,迎来了期末复习。平时教学就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就好比是“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大功夫!教研,让期末复习更加高效!

理念引领助复习

      在第一周的教研活动中学校教研员做了有关复习的具体安排,针对复习的目的、原则、复习课的课型,复习期间如何备课、如何上复习课、复习题的选取注重综合性、灵活性、复习期间作业的安排等做了详细的讲解。对复习期间的教学常规提出了要求。另外,每个年级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复习计划和具体内容安排表

  为了促进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更好助力期末复习,我们学习了鲁晶晶老师《垂直与平行》。通过学习这节课例及其分析,老师们更加明晰知识的本质与沟联,从而更好地设计复习课堂。

经验交流互学习

  复习经验交流有助于教师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法,在第二周的教研活动中3位优秀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及复习方法,如:如何归类复习、选择精讲精练题、面对枯燥的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辅差、如何评价等现实问题进行了细致的交流。

  李改红老师分享的她的教学方法:课前研读教师用书,重点知识讲清楚、练明白,多向周围的人学习;复习阶段由基础知识到提升练习的循序渐进系统讲练结合,在练习中总结反思。

      牛雅静老师认为,三年级数学教学是一个关键阶段,因为它是学生从基础算术过渡到更复杂数学概念的时期。因此她计划引领学生们对本册书进行单元整理复习,先由学生自己来建构知识框架,再由其他学生和老师来进行补充完善。牛雅静老师比较侧重鼓励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来学习数学,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时光飞逝,本学期已接近尾声,望远山而前行,踏实走好教育道路的每一步。

      雷丽红老师规划了三年级复习时间及内容,并结合五单元《从条件出发解决问题》做了复习示范讲解。从知识点出发,分类复习,挖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练习,学生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堂堂清底。学生明确知识点,并且能整合知识点,最终能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网络。

      另外,为了加大培训辐射面,近期参加区联片教研培训的和听成彦斌老师关于《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命题构想与实践》讲座的老师们将培训后的感受回来在教研活动时给全组教师做了汇报交流。

复习课示范引领

  我校数学组一、二年青教师比较多,针对这种情况,第三周我们一、二的骨干教师再集体备课、研磨的基础上做了三节复习课展示,全组教师积极去听课学习,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评议,找到了符合自己班的复习课模式,边讲边练或先理再练或练习提炼等方法,均体现以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性差异,评价先行。使枯燥的复习课变得有味道,激活学生的思维。

      许龙芳老师执教一年级的《数与运算》复习。课前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等形式系统整理了本单元内容,在课堂中再次通过板书的整理构建知识网络,全方位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数与运算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不仅成功地建立起数与运算之间紧密的内在关联,更在整理与应用中深化了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数学思维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均得到提升,为后续数学学习筑牢根基,展现出复习课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史庆华老师执教一年级数学总复习第二课时《看图说话》,先通过三句话描述图意并列式解答,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过程;随后根据加减法含义对6个实际问题进行分类,引导学生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相关经验;最后通过三个终极挑战呈现解决问题新情况(表格题目,含多余条件题目)。环节的设计体现层次性;内容的设计突出数学本质(简洁美、关系美、推断美);题目的处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年龄特点、不完美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完整的数学化过程。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板块明确,重难点突出,设计巧妙,很好地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马林老师通过分书的情境,引导学生画一画、圈一圈,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含义,同时感受平均分的多种情况。再通过图与文字、图与算式相结合、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提质促发展

       为了进一步扩大复习示范课的引领作用,我们在第四周进行了作课老师的设计意图说明以及老师们的收获分享。

  教研最后,马卫英老师对本次复习教研工作进行了总结,在复习过程中老师们要合理安排时间,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既要抓重点又要抓基础,既要抓好全班又要看好个体,只有教师思路清晰,合理安排,精当练习,统筹兼顾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成绩。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临近期末,我们每位数学老师都“复”之有道,“习”之有效,带领学生创造佳绩!

编辑:王雅琴

审核:马卫英  李霞

阅读 20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