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正好,共沐书香——山东省阳信县第三实验小学与青海省祁连野牛沟寄宿制民族小学线上共读活动纪实(四)

Eternal
创建于2023-12-25
阅读 5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时光漫卷书页过,只觉芳气满闲轩。”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本周的领读人郭志然。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窝在暖和的被窝中,捧起一本书,是一种独特的享受。书中的文字就像是一把火,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在书中,我们可以结识那些有趣的人物,了解那些未知的世界,体验那些从未有过的生活。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远离现实的喧嚣,沉浸在书中的静谧。

冬日读书,我们不仅可以得到精神的滋养,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书中的故事和人物可以激发我们的灵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读书还可以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而读书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冬日好读书,不仅是因为这个季节里没有夏天的炎热和秋天的萧瑟,更是因为这个季节里有着独特的韵味和氛围。冬天的夜晚格外宁静,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和繁忙,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沉浸在书中。当窗外雪花飘落时,我们可以一边品着热茶,一边享受着书中的美好时光。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温馨和舒适,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起来。

各位老师,让我们一起开启本周的阅读之旅。

阅读建议:

1.自选图书,精读书籍,摘抄好句,交流感悟,记录自己读书的真实收获。

2.结合自己的工作或生活,谈谈收获或感悟,字数不限,有感而发,真情涌动。

3.周六晚10点前在本群内发自己的读书感悟,并附一张自己的照片。

期待大家的精彩!

有一天,老和尚把一颗千年莲花种子送给了他的三个小和尚,本,静,安,本拿到种子,第一个想种出来,于是,白雪皑皑的冬季,本就迫不及待的下种,结果本没有看到种子发芽,气急败坏竟然摔断了锄头,静在思考,怎样种出这粒种子呢?静找最好的花盘,查找最多的书籍,静把选好的金花盘搬来,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静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的种下,可喜的是静的种子发芽了,静喜出望外,每天精心呵护,用金罩子罩住。可因为种子缺乏阳光和氧气,没过几天就枯死了。安是个这样的孩子。当他在冬天积雪满地得到这个千年莲花的种子,他先是用自己的小布袋挂在胸前珍藏着,安接着清扫寺院的积雪,安和以前一样坐着斋饭,清晨,安又早早的出去挑水了,晚课后,安像往常一样去散步……春天来了,安在池塘的一角,种下了种子,就这样静静的等待,适宜地浇水,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静静地盛开了……

阅读感受:最近一段时间,和妮子迷上了绘本故事,又鉴于最近教材插图粗制滥造,没有美感的言论,给妮子挑选每本绘本故事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妮子掉入泥潭。《犟龟》自己觉得很好,给妮子读了两遍,妮子就是不喜欢里面的画面,也可能着实太长了,妮子不喜欢。《安的种子》妮子央求我讲了无数遍,读着读着我和妮子都喜欢这个安的故事。我在安静的角落,轻轻地念给自已无数遍这个故事,然后静静地想: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有,当然有。好像我们日夜都在马不停蹄地追逐一些“珍贵”的东西,仿佛所有人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这时候,大自然的规律往往被撒在一边。甚至不会思考冬天是不是可以种花,只一味想着“我要第一个种出来!”生活的主题仿佛只是追逐,我们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去散步了。在这急功近利的社会中,安的那份平和的心境,宛如一潭清澈平静的水,是那么澄澈明净,无论如何,让我们记住这个故事,记住安这个名字,记得他感激地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胸前;记得他从容地去买东西、扫斋饭、挑水;记得他悠悠然散步的样子。回归教育,我想:遵循规律,不急不躁,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享受平凡,享受等待的幸福,每个孩子都是一颗千年莲花,只不过花期不同,有的芬芳迷人,有个含苞欲放,让我们去享受过程,学会在生活中等待,这是大智慧,需要参禅,敬畏,尊重,践行……

——阳信县第三实验小学刘召英老师读《幸福不缩水的智慧》

在阅读《教学勇气》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本书以教师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教师的角色以及如何应对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和社交能力。这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在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时,教师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

其次,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人。他们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倾听者和支持者。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关注他们的品德、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我们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最后,我认为《教学勇气》这本书对于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祁连县野牛沟乡寄宿制民族小学周金木措老师读《教学勇气》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今天再读余文森教授的“先学后教”,使我对陶先生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种目前大力推广的教学方式有了更多的理论层次的认识。

回想我们的教育:很多年来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常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老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口沫四溅,而学生在课桌前木然呆坐,了无生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讲台是老师的舞台,老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学习行为的被支配者,是文化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结果却是老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苦,课堂效率还很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很多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的束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面貌一新,焕发生机。其中,“先学后教”就是基于学生独立性、主体性而得到大力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是实现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的关键抓手。先学后教的先学具有超前性、独立性、差异性的特点,后教则具有针对性、参与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先学后教再练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教要围绕学生的学,服务于学生的学,最终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实现并完成“教是为了不教”。要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我认为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两个基本点。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相信学生。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展示自我的舞台。记得洋思中学教学楼的牌子上有这样一句话:“每个同学都是一座金矿!”我们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求知的信心,让每个同学都觉得自己就是一座金矿,都有很大的潜能。我们在先学后教的课堂中,一定要相信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既是学生也是老师。先学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教学分层推进,这就需要老师必须转变观念,摒弃原来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先学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但我们老师总认为自已不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讲,学生总结不全面,其实是我们想错了。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知识点不全,那老师就要做好引导、补充工作。就需要我们在引导、补充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几十个学生都在思考,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语言表达更全面。关键这是学生自己的思维碰撞出来的结晶,学生记忆更深刻,理解更透彻。所以我们要大胆放手,把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心甘情愿的做课堂“幕后导演”。

二、要不断深入钻研,反复备课。先学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备课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备课要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备课时一定要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还要巧妙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讲练内容,甚至提前设想好课堂的实际状况和备课内容不吻合时的补救措施,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很多老师以为这种让学生自学的课堂老师更轻松,其实不然,要想真正达到先学后教,高效课堂的目的,老师要做得更多,做得更细,做得更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误差,这就需要教师要有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一丝不苟的学习要求、严格规范的教学行为。先学后教再练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学习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既当生又当师。这种教学理想的实现需要既有自己的教学理想又有高超的教学技能的高素质的老师,这个老师肯定也会既当师又当生,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的钻研教材教法、在备课上下深功夫。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如果我们充分发挥教育机智,从教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用务实精神、踏实态度和创新意识来实施教学,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相信我们课堂就会高效,我们的课堂就会精彩纷呈,我们的课堂也可以风景如画!

——阳信县第三实验小学王冬梅老师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先学后教》

《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运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府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这部小说给他们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当然,实际上体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暗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爱是奔腾的热血,是跳跃的心灵,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于国家的崇高的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撕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顽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

转眼间,我们离开《爱的教育》所记载的那个年代已经很久了,但是"爱"这种教育的方式却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特别是远离我们这些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祁连县野牛沟乡寄宿制民族小学代木曲加老师读《爱的教育》

本周我阅读了《教师的自我修养》这本书,通过阅读让我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识到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教育素养和不断自我提升的能力。

       书中提到的自我修养方面,让我认识到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个人素养。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耐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成长,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同时,教师还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总之,《教师的自我修养》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作为教师的重要性和责任,同时也让我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阳信县第三实验小学陈康康老师读《教师的自我修养》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

                —福楼拜

      俗话说:“两军相遇勇者胜。”勇敢是一种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最近,我读了《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一书,对“勇敢”这种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是一本“心灵鸡汤”,旨在教会青少年做一个勇取的人。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

      这本书告诉我:要敢于挑战。我觉得这个观点十分正确,因为人生因挑战而卓越。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推翻了持续两干多年的错误理论;哥白尼挑战教会,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他们的人生因挑战而被后人尊敬。同时我们也能知道:真理就是在一次次的挑战中得出来的。古人为了挑战寒冷,发现并利用了火;为了挑战树木,发明了锯;为了挑战黑暗,发明了电灯;为了挑战天空,发明了飞飞机.……现在的一切真理、资源都是靠挑战得出来的,即使挑战失败了,不但不会损失什么,而且会增加自己的经验,我们何乐而不为?然而,比挑战其它事物更难的是挑战自己。

       海伦·凯勒就是这样的人,她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状态下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的传世佳作,还学会了五国语言,她敢于挑战自己的精神让世人佩服!一个人如果不断挑战自己,就会有勇往直前的动力。每当成功地击败过去的自己,这个人就会得到心灵的满足,以至于继续挑战自己,循环往复,最终他就会成为一个强者。马里恩说过:“挑战让生命充满乐趣,克服挑战让生命充满意义。”这句话鼓励人们不仅要勇于挑战,还要勇于迎接外来的挑战。总之,我们要勇于挑战、善于挑战、敢于接受挑战,让人生充满意义。

      这本书还教会我一个道理:做出选择,就不要回头。人生总要面临许多选择,而选择的人往往不清楚选择后会发生什么,这时候,尽量选择一个好的选项就可以了。一个人做出选择后如果发现没有得到想要的,然而选择了就往往没有后悔药吃,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坚持到底。因为未来是变幻莫测的,如果坚持下去,或许还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机会,即使情况没有好转,凭借惊人的毅力也可以突出重围;但是如果这个人半途而废了,那么他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有极大的可能就是—一面临失败。巨鹿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项羽为了让将士们奋勇杀敌,他选择了自断退路、背水一战,最后他们终于打败了秦军主力。后来,这个坚持到底、以少胜多的故事被人们浓缩成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所以,我们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要轻易回头,横下一条心肯定会成功!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还教会了我许许多多,比如:勇敢尝试,而不是踯躅不前;克服对未知的恐惧;不要轻易放弃梦想⋯

     《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就像一首战歌激励我做一个勇往直前的人!

——祁连县野牛沟乡寄宿制民族小学德格吉老师读《你若不勇敢,谁替你坚强》

这本书读了两遍,虽然是一部童话,但内涵深刻,是一个人成长的寓言。书中不仅提出了儿童状态、父母状态、成人状态这人生的三种状态,还提出了人生的四种坐标及对应的心理游戏,感觉挺有启发,现在分享给大家。

一、每一个儿童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童年,每一个儿童在不同的经历中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儿童自己视角下的一个世界,却是儿童自认为的整个世界,虽然客观的世界是相同的,由于每个儿童的早期经历本质的不同,“外面的世界就变成了在孩子内心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情绪和情感,对自己和别人独特的看法。比如:一个在关系和谐、家境富裕、父母宠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会认为世界是温暖的,人与人是友好的,自己是优秀的,值得珍爱的;相反,一个出生在关系紧张、父母暴躁,缺乏关爱的家庭中的孩子,他会认为生活充满苦难,人与人之间充满矛盾,自己渺小又可怜。一个人对世界对生活的看法是在最初的人生阶段形成的,这些会影响以后成年后的行为和幸福感。

二、童年形成的两个问题。

每个人早期体验到的生命,会让一个儿童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第二个问题:“我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两个问题不同的答案会出现四种组合,这四种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四种人生坐标:

1.我好,你也好。

2.我好,你不好。

3.我不好,你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这些对待自己和别人的态度和观点, 一个人一旦在童年决定用哪种,就会在以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变成人生最初的底层架构,这些观念和态度便架构出一个世界,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形成一个稳固的内部循环,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自证语言”。

三、不同的人生坐标,不同的“心理游戏”。

一个人一旦在童年形成了“我不好,你好”的人生观念,每每遇到事情都会认为自己很差劲,别人很优秀,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认为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不幸。越是这样想,他们的人生就越是充满不幸。比如:参加单位面试,选择“我不好,你好”坐标的人,就会认为自己每次运气都很差,这次也肯定不会被录取,所以,不会竭尽全力准备,在面试过程中就表现出入职欲望不强、信心不足,结果,就真的没有面试成功。没有成功,他就越是坚信自己的人生不幸,无法掌控人生,心生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好。这样的人,就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恶性循环”。选择这一坐标的人,遇事情易刀刃向内,对自己进行批判,很容易抑郁。

选择“我好,你不好”人生坐标的人,容易谴责和攻击别人,充满人生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是强大的优秀的,别人是无能的低智的。这样的人总是在生活或工作中对别人充满挑剔,把犯错的人训斥挖苦、一顿咆哮,当做自己的责任,让自己的发火找到正常的理由。比如:订的外卖有点晚了,“我好,你不好”人生坐标的人就会愤怒,斥责快递小哥,给差评等,借此证实“我好,你不好”的的人生坐标。选择这一坐标的人刀刃向外,不容易内疚不容易抑郁。但是周围的人都会远离他,对他充满畏惧,人际关系很差。              

四、“我好,你也好”是一个人努力成长的目标。

选择“你好,我也好”人生坐标是一个人的内心的信念,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态度。相信自己,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也相信别人,善待他人,平和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和事情,在这一信念的指引下,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去做,展示自己的美好。遇到事情,更容易客观理性分析,适时应对,遇到挫折,不怨天尤人,不气馁不妥协,调整自己,拥抱生活,面向未来。

 人生路长,谁都难免受伤,试着关注自己的内心,试着摆脱过去经历的桎梏,重新选择“人生坐标”,重塑自我,化茧成蝶,成为更好的自己。

——阳信县第三实验小学李国燕老师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这一章印象深刻的是关怀生命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解的研究范式是人文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研究,都可以归为质化研究之中。质化研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而是体现人文精神的一套研究方法体系。下面有各种各样的研究类型,包括观察研究、实地研究、访谈研究、内容分析研究、人种学研究、民族志研究、生活史研究、口述史研究、传记研究、常人方法学研究、现象学、解释学、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等等。看完后筛选了一下,对于我们普通老师而言能够操作的研究方法只有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和传记研究。

       谈谈关于教育活动中的自由。教育自由是通过免除人为的干预,为学生提供平等、充分的条件,创造最大的个人精神成长的空间,使个人享有最大限度的自我创造。它是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统一,是个性自由在主体自由和社会自由中的实现。在教育活动中,学生 在活动中的主体自由和社会自由体现了生命的自由,也正是通过自由活动创造着自由发展的生命,实现着个性的自由。

——阳信县第三实验小学王艳艳老师读《生命与教育》

《致青年教师》,给了我很多借鉴。特别对于教育的一个特征:慢有很深的感受。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他带给我们的首先是教育理念上的冲击。相对于一些急功近利的教育行为,"教育是慢的艺术"带给了我们更多的从容与淡定。正如吴非所言,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细致、耐心。

教育是慢的智慧的艺术。教师要用心慢慢去做,这体现了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尊重。教育是润泽心灵的艺术,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耐心,减少教育浮躁与功利,这是教育真正的精彩。教育应该慢下来,欣赏细水长流的美妙风光。慢下来静静地看,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所有一切依然是美好如初,抑或是更加美好。慢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润物细无声"、"大爱无痕"、"诲人不倦"、"锲而不舍"等精髓的通俗诠释,对我们也是一种训诫。慢下来,我们才能从容领略教育事业的精彩;慢下来,我们才能细腻感受教育生命的神圣;慢下来,我们才能咀嚼教育生活的美好;慢下来,我们才能够轻轻触摸教育行走的真实!

——阳信县第三实验小学郭志然老师读《致青年教师》

阅读 5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