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福建、发源于南平。1999年,为破解闽北“三农”发展难题,南平选派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开展科技服务。经过二十余年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从地方实践上升成为国家层面制度性安排,覆盖全国所有县(市、区),科技特派员也已经成为惠农政策的“宣传员”、科技知识的“教导员”,产业发展的“管理员”、新型产销模式的“推广员”。做好以下几点,科技特派员助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一是坚持导向牵引、释放动能。科技特派员制度“特”在选派,关键在做活“人”的文章。正是通过自身的制度和机制优势,改变以往过多强调科技公益性扶持和无偿服务的做法,发展利益共同体,给智慧之火浇上利益之油,内在的共赢机制有效激发了科特派扎根基层的热情,不断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二是坚持顺应需求、务实为民。科技特派员制度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就是因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探索实践的奋斗目标,精准对接需求、满足需求,以优质的科技服务赢得了群众认可和支持,也为科技特派员制度根深叶茂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三是坚持与时俱进、持续放活。科技特派员制度之所以能够从南平、从福建走向全国,关键就在于始终把“机制活”放在首位,贴紧时代脉搏,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践探索,从而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这项制度仍需我们保持开拓创新的锐气和勇气,不断去创新完善,去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总之,科技特派员制度是被实践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服务“三农”工作的制度,我们要秉持持之以恒的精神,将该项制度继续一以贯之、始终如一地抓下去,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贡献更多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