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是叫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灵武市第五小学二年级(2)班家庭教育学习活动

⊙ω⊙
创建于2023-12-25
阅读 79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批评  不是让孩子低头  而是让孩子抬头

            批评,针对孩子的过错而不是过失,针对孩子的必不过不是偶然,针对孩子的现象而不是本人。 批评孩子前,一定要弄清楚批评的价值,先给孩子找到挨批的理由。自己要坚定地站在孩子的一面,把过错放在你们的对立面。我们要孤立的是错误,而不是孩子本身

  使用描述性批评,而不是评价性批评。 对孩子的错误加以描述,就事论事,在描述过程中保持态度中立,不要谴责与侮辱。描述后,协助孩子分析、纠正,与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困难与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一起制定能够操作的行动计划。   

  批评的目的是激励而不是打击,是唤醒而不是压抑。 如果孩子的错误不是孤立的,那说明他可能是在实现某一个目标,或许在过失的背后隐藏着过错。如果孩子的目标和勇气是对的,我们要激励和协助他实现这个目标。或者鼓励他继续试错。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只要不是不能够回头的错误,都是能够犯的。

  批评前告知,批评后提醒。 批评不要劈头盖脸,要让孩子有心理准备“要挨批”了。特别注意的是,不要认为批评能够达到“一批就改”的满意效果。批评仅仅表达家长的意愿,孩子有权力拒绝批评,有权力不改。怎么办?提醒。而不是唠叨,也不是无助,更不是变本加厉。

  快乐批评,和谐责罚。 批评不是为了让孩子“低头”,而是为了让孩子“抬头”,所以,孩子接受批评的姿态与孩子是否能够改正无关。 家庭不要在气氛沉闷时批评孩子,更不要在任何一方的“气头上”责罚孩子。注意“五不责”:饮食不责、疾病不责、烦躁不责、

  给予孩子的空间与自由,允许和鼓励孩子辩解。 给孩子“回嘴”的权利,会造就一个民主的孩子,诞生一个和谐的家庭。只有在孩子“回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觉察到孩子的痛点和泪点。

七、批评和责罚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好的习惯不是“批”出来的,而是“带”出来的。好的气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家长、老师的潜移默化决定了孩子人格的形成。

武市第五小学二年级(2)班家庭教育委员会宣

阅读 7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