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环境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教育】好大一棵树——滨城区第二小学三年级语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

刘彦
创建于2023-12-25
阅读 4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五彩校园,五彩少年,每一朵生命之花都缤纷灿烂......”校园的树下传来了动人的校歌。课余时间,学生喜欢到学校里那些大树下嬉戏玩耍,还走进操场,抱一抱树干,摸一摸树皮、树叶,听听树的心跳,认真观察着……我们,与树为伴!

《好大一棵树》课程缘起篇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时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决策部署,结合孩子们的真实生活情境与教材中大树相关内容,滨州市滨城区第二小学三年级开展了“好大一棵树”的语文跨学科学习研究。

《好大一棵树》课程准备篇

  探秘大树,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一个很大的考核,如何能在探究中各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呢?各学科老师苦思冥想、精益求精,就如何在课程总目标的指引下,从语文跨学科整合的角度,设置各学科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并和其他学科强强联合,以共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出发,我们确立了任务群:认识二小大树、保护大树和推广大树。

《好大一棵树》课程实施篇

任务一:认识大树

        为了勘察校园树木,我们设置了一系列的语文跨学科实践活动,高乐乐老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引导学生绘制学校大树的位置,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探究,课堂在一片欢乐中进行。孟琦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带领孩子们从语文课本中找大树,对比文章中大树描写的不同,通过活动,孩子们发现果然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对校园大树有了深刻的认识

任务二:保护大树

        感受着如此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大树,学生们都不禁发问:“我们该如何保护大树”呢?”科学刘爱波老师、数学韩立立老师带领同学们带着任务进行科学探究。
孩子们与科学老师一起总结头脑风暴中大家提出的问题,将大家关心的问题分成四个方面即:一、大树自然生长的问题,包括:病虫害、茂盛情况、挂牌情况、主干腐烂、树洞等等问题;二、人为破坏问题,包括:花坛、涂鸦、钉子和人为悬挂物等问题;三、环境危害的问题,包括:空气质量、台风情况、温湿度、土壤、水分等;四、外观健康情况,包括:树的粗度和高度等。根据内容的不同,选择科学和数学工具对校园树木开展“体检”,针对每一棵大树的不同情况,建立详细的大树情况档案,为后续的解决问题,更好的保护校园树木奠定了坚实了基础。

任务三:推广大树
    

        在与校园树木一起探索着的日子里,学生也对树木产生了极大的感情。在课堂上有学生提议到:“我们如何宣传保护好这些大树呀!”学生你一言我一句,积极踊跃。
    明信片精致小巧,制作简单,是我们三年级学生推广宣传的好媒介。我们首先在语文老师的引领下,查阅资料、大胆表达,设计简短易记的古树宣传语,为后续制作古树宣传明信片奠基。

《好大一棵树》课程反思篇

  好大一棵树,我与大树共成长——让每个生命自由舒展,三年级的学生从对大树知识的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到观察、测量学校大树,认识树的种类、树的结构;从对大树宣传明信片的绘制,到故事爬上树,旨在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语文跨学科学习,学生进一步拓展知识领域,发展实践能力,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阅读 4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