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聚焦课堂,初探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实践中有效落实
参加人员:工作室全体成员
活动主持人:黄馨颖
参加方式:腾讯会议
活动时间:2022年12月20日
为提升我区骨干教师专业素养及能力,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研讨有效的学科教学策略与方法,解决教育教学突出问题,根据 《关于印发 2022-2024 年琼山区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工作室实 施方案的通知》(琼山教研训〔2022〕32 号)文件精神,海口市琼山区黄海虹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工作室于2022年12月20日进行第二次研修活动。
在这个特殊的冬季里,受疫情的影响,老师们暂时不能面对面交流学习,但改变的是学习形式,不变的是老师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前进步伐。本次活动通过腾讯会议参加,共分为四大项,在黄馨颖老师甜美的声音中拉开帷幕!
工作室主持人黄海虹老师讲座《聚焦课堂 落实核心素养》——研读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目标之核心素养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对外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新研制的2022年版《艺术课标》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课程标准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构成“艺术课程标准”。对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核心素养与课程总目标、课程实施等几个具有共性的内容进行统一表述,凸显对发展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共同要求。无论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如何变动,教学任务的主体还是音乐教师
黄海虹老师从四个方面进行讲座
一、走进艺术新课程标准
二、什么是核心素养
三、共研音乐学科课程目标
四、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点
一、走进艺术新课程标准
1、文本形式的变化
2、课程开设的变化
3、课程目标的变化
4、学段划分的变化
二、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音乐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方面.它是具有完整性、情境性、反思性。
三、共研音乐学科课程目标
2022年版《艺术课标》中规定的音乐学科课程内容所涵盖的4项“艺术实践”
欣赏:情绪情感、表现要素、体裁形式、风格流派
表现:声乐表演、器乐表演、综合性艺术表演、乐谱识读
创造:声音与音乐探索、即兴表演、音乐编创
联系:与社会生活、与姊妹艺术、与其他学科
2022年版《艺术课标》中课程核心素养的指向与2011年版《音乐课标中“教学领域”的设置几乎一一对应。艺术课程的4个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贯穿艺术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义务教育艺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提高审美感知力,提高艺术表现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等,而一二年级是唱游·音乐,3-7年级以音乐为主,融入相关姊妹艺术。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根本依据。
四、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点
工作室主持人黄海虹老师结合张文艺老师五年级的课例展示,指导工作室成员利用课堂观察表去落实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实践。
课题:《卢沟谣》
授课年级:五年级
课型:唱歌
授课教师:张文艺(椰博小学音乐学科组长)
张文艺 (中共党员)
中国合唱协会会员
海南省合唱协会童声委员会副主任
海口市琼山区椰博小学音乐组长
椰博名师张文艺工作室主持人
琼山区优秀指挥
张文艺老师选择《卢沟谣》这个课题的原因:
1.教师自身热爱合唱 想通过这样一节唱歌课,培养学生正确的合唱意识。
2.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量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的弹、唱、挥的基本技能,突显音乐学科专业性自己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
3.学科融合以音乐育人 以歌曲中“卢沟桥事变” 为抓手 激发学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爱国情怀。
课堂风采
工作室主持人黄海虹老师认真学习做笔记
领衔专家杨波老师
指导专家:李燕妮老师 、冯婕妤老师
工作室各组成员认真在线上学习,积极做笔记!
观摩课例展示后,成员们结合观察表进行探讨交流,成员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探讨活动,结合小组观察点进行交流。
指导专家:冯婕妤(海口市琼山第五小学)
张文艺老师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教学能力突出,教态大方帅气。《卢沟谣》是一节二声部合唱课堂,张老师在课堂中脉络清楚,容量适当,把握难度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中,实时关注学生,关注音色,关注音准。通过教师的教态、手势、动作、歌声、琴声等多种手段去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二声部的学唱,课堂教学效果好。最大亮点:张老师歌声动听,琴弹的好,和声配置让我们听的特别舒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歌唱的能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注学生,值得我们大家借鉴和学习。
指导专家:李燕妮(琼山文庄一小)
1、从教师优美的歌声中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表现,丰富音乐审美体验
2、教师指挥学生在艺术表现上掌握声乐演唱的基本技能,在艺术表现中表达歌曲的思想和情感,提升艺术表现素养。
3、学生参与歌唱体验,情感上教师适当引导歌曲中出现的音乐知识加以表现,如反复记号,在反复地方歌词的咬字演唱技巧,教师都做得很细致。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解决歌曲重难点。
4、教师以歌词为入口,认知歌曲的艺术表现和相关的音乐文化,在与音乐倩感共鸣中焕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领衔专家:杨波(琼山二小副校长)
工作室领衔专家杨波老师首先引用当代著名画家、 油画家、 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说的:“今天的中国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很多”;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缺乏审美教育,未来会一败涂地”的观点道出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希望我们的音乐课堂要从关注音乐、关注学生入手,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创新能力,希望音乐能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教师如何做到呢?第一方面,从备课出发,新课标背景下音乐核心素养的落地,第二个方面是聚焦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关注四问:“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应学会什么”“怎么学”“怎么评”,单元教学、深度学习、核心素养……一个个热词的背后,彰显的是新时代下的教学理念和价值诉求。我们唯有深刻领悟其内涵,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与时俱进,才能从更高的站位、更新的视野、更实的角度来看待音乐教学,并从内容、形式、评价、环境等多维度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真正为学生架起通往音乐世界的桥梁。最后,对我们音乐老师说:作为美育工作者,遇见了美育,也就遇见了美好。这种“美好”是一种责任、这是一种担当。让我们一路追光,静待花开!
课堂教学有科普也有艺术,水平越高的课堂艺术成分越多,创造性要求也越高。因此,我们研讨的是个永恒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希望在每一次的研修活动中老师们都收获满满,学有所成!
图片:秘书组、小组长
文字:林诗妍
审核:黄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