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教师队伍管理,培养新教师理解并初步掌握课程标准,提高新入职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琼山区教研室组织开展2021年琼山区中小学新入职音乐教师业务培训。
培训主题:关于《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要点解析
培训主讲人:陈霞珊
培训主持人:椰博小学 孙琼玉
美篇制作:旧州中心小学 林诗妍
培训地点:四楼大会议室
培训时间:11月9日下午3:00
陈霞珊,琼山区音乐教研员,从事音乐教育20年,15年在滨海九小担任一线教师,5年在琼山区教研室担任音乐教研员。曾获得海口市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单项一等奖及全能二等奖,海南省首届“教学能手”称号;海口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海南省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全国说课稿评比二等奖,海口市音乐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2021年海口市音乐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海南省音乐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指导的中学音乐教师录像课评比一等奖。
主讲人陈霞珊教研员从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等四个部分分别对《音乐课程标准》进行解析。
前言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音乐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美育和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因此,中小学音乐课程普遍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程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人文性
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例如在《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中用音乐艺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种玉米》《理发师》中可激发学生去热爱劳动,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
2、审美性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音乐教师应时刻牢记“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的教育理念。
3、实践性
在音乐课堂中鼓励学生去实践,比如创编声势动作、创编歌词等。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的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目标
1、总目标
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价值的具体性体现,是课程阶段性、特殊性的结果显示。音乐课程目标具备四个功能:(1)明确音乐教育发展方向;(2)提示音乐教育计划要点;(3)提供音乐学习经验方法;(4)确定音乐教育评价基础。
2、学段目标
学段目标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将九年义务教育分学段设计成梯度渐进的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以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领域:
1、感受与欣赏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决定了感受与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教师在授课中应关注音乐要素的表现、情绪与情感、体裁与形式、风格与流派等方面,方可体现审美教育价值。
2、表现
在音乐课程中,“表现”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领域,它整合了传统课程的唱歌、唱游、器乐、视唱听音和乐理知识等内容,是音乐学习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自信心的有效途径。
3、创造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鼓励学生即兴表演、临时创作,使学生的内心听觉与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4、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例如在课堂中加入美术的画图表现旋律线,加入体育的拍球表现节奏。
实施建议
为保证本标准的实施,教师要深入领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全面实现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注意教学中的相关问题与相关提示。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评价内容丰富多样,方法新颖独特,做到有针对性激励、而不是泛泛而夸。也应找出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陈霞珊教研员认真细致地给新教师讲解《音乐课程标准》
认真学习及做笔记的老师们
椰博小学张文艺老师:做为一名青年音乐教师,能够利用自己的所学专长上好每一节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能够欣赏音乐、 体验音乐 、享受音乐带来的艺术美,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 。 今天下午听了陈霞珊老师分享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要点分析, 使我更清晰的了解和学习了音乐教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行为。懂得了全面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理解多元文化”等基本理念。 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还要再努力、再学习、为其终身热爱音乐 、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谭文小学林贤义老师:今天有幸听了陈霞珊老师对《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我受益匪浅,一节课中怎样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怎样把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怎样让学生享受情感审美,这还得靠新课程标准的指导和帮助,我深刻感受到《音乐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在《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中写道:“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忱,假如我们能把这种兴趣延长若干年并且缓步地把它提到更高水平的话,那么,即使他永远成不了一个技艺名家,他也将通过音乐找到他的个人幸福,并且为自己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一个更广阔的个性。这是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今天的培训想必作为新教师的我们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已经找到了大致的理论方向。“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新”等的教学理念已深深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音乐教师在这轮改革的大潮中获得新的感受与收获,让我们借助《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引把音乐课上的更精彩!
图文:林诗妍
审核:陈霞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