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早期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伴更多的走出家门,感受些不一样的环境、了解些不一样的事物、触摸到不一样的现实、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而不是久坐电视机前看些自己都不知道看懂了没的画面,这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去一个闹市中的打卡点儿——万宁桥(后门桥)。
地安门下车往里走,这条街古老的街区之一,是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地安门外大街。
大街两侧有不少重装、重张的店铺,想必不久以后这条街一定更亮丽;老胡同依旧在,据说不少还是明朝时期的,年轻时住胡同过的是是“日子”,现在看见胡同满满都是回味、怀念。
这就是我们的打卡点——“万宁桥”、单孔石拱桥,地处地安门外大街中段,跨在什刹海前海东岸的玉河上,西邻什刹海前海,因桥的西南曾是金代的万宁宫,桥随宫名,取“万年永宁,坚固不朽”之意。
明代皇城北门为北安门,清代改称地安门,万宁桥在皇城以北,又称北安桥、地安桥,而皇城北门俗称后门,则俗称“后门桥”了。万宁桥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终点,位置又在北京中轴线上,被称 “中轴线上第一桥”,也是北京城“水龙脉和土龙脉”的交汇点,现在是北京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6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市文物局大规模整修万宁桥及其周围环境。8月,整修开工,拆除桥栏广告牌和东、西河道上的房屋建筑,暗沟改回明渠,疏浚河道,修整岸墙、修复桥栏、补配损毁构件。2000年12月,工程告竣,万宁桥东西两侧重现水流,桥身重现原貌,有关部门批准,恢复“万宁”桥名。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座屹立了近千年的古桥:
改造后,桥东侧与原来大相径庭,碧波潺潺,顺流而下,再现了近800年“水穿街巷”的历史景观。清水蜿蜒前行,河上曲桥连接两岸,河岸垂柳依依,石道曲径通幽,仿佛700年前的“万宁桥盛景”又回来了,也是“万宁桥”景点中可圈可点的一部分。
修缮后的万宁桥已成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北京大运河上标志性的古桥,在新时代的光阴流转中,正显露其美丽的容颜。除了看桥,在万宁桥的东西两侧、河道两岸各分别趴着两只神兽。
保存完好的还是桥西侧的两只,都是龙头、鹿角、鱼鳞、脊背骨突出、麒麟爪、长软尾、尾尖为球状,表情虽有些凶猛,姿势却憨态可掬,顽皮可爱:卧姿、爪子紧抓石岸、瞪着两只大圆眼睛紧盯着水下(水下有啥见后图分晓),少见的雕刻手法精致、纹路清晰可见,据说这些镇水神兽便是龙生九子之一的“趴蝮”(bā xià),真漂亮!百看不厌。
在古代,除了把镇水兽当作桥头的装饰外,也有防止水患、降祥瑞之意。万宁桥下的趴蝮”是龙的九个儿子之一,生性喜水,镇守河道,以捕“河妖”为食,是为保佑一方风调雨顺的吉祥之物,这里还有个童话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龙子趴蝮因为触犯天条,被贬下凡,被压在巨大沉重的龟壳下看守运河一千年。千年后,终获自由,才摆脱了龟壳。
人们为了纪念、表彰龙族护河有功,也为了河道安全,把它们雕成石像放在河边。
镇水兽趴蝮静静守护着玉河、守护着万宁桥。
当年发掘万宁桥东侧的镇水兽时,在两只镇水兽下面的石壁上发现刻有至元四年字样(1267年),按时间推断这个石趴蝮比紫禁城还要早150多年。
揭秘这可爱的趴蝮在看什么——原来,水下还各有一只趴蝮(只有头),和岸上的两只相对而视,构成二“趴”戏珠的有趣画面,中间有一颗龙珠,见下图——借用网图,龙珠的拍摄需趴在水边头扎下去方可,俺这奔八的老太婆实实的没那个本事!能拍得水下的趴蝮(上图)已实属不易了!
两只趴蝮,四只大圆眼睛,看来值守之中的两位也有乐趣。
桥的栏杆新旧各异,但年代远近显而易见:古老的表面剥落、凹凸不平,风化明显,许是元代的遗物吧!损坏好些的是明清建造?最远处的两个显然是现代的,洁白光滑、花纹清晰。
在万宁桥的拱形桥洞的正中间,两侧各雕有一只镇水兽的兽头,已风化到完全没了当年的样子。想象中700多年前的新石桥该有多漂亮!真为祖先匠人们精湛手艺和构思而感叹!
桥下的玉河属京杭大运河,“万宁桥”和“澄清上闸”(万宁桥下的闸)是中国大运河五十八个遗产点之一,河边一不起眼的地方矗立元王恽的“通漕引”,也是与大运河有关的历史,当年的万宁桥、澄清上闸是京城热闹所在!杨载《送人》一诗即反映出当时的情景:
金沟河上始通流,海子桥边系客舟。
却到江南春水涨,拍天波浪泛轻鸥。
网查了一下: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且使用至今,大运河南起余杭(杭州),北到涿郡(北京),途经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起了巨大作用。
此桥恰在中轴线上。
在这儿解决了“温饱”。
留个影儿吧。
关于王恽和他的“通漕引”: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通漕引》
汉家鼎定天西北,万乘千官必供亿。
近年职贡仰江淮,海道转输多覆溺。
东阿距泉二百八,瀹济西来与清合。
安流取直民力省,积水浮纲才两闸。
自昔河防争横议,秖办薪刍不胜计。
宣防瓠子至今悲,以彼方兹功极细。
役徒三万期可毕,一动虽劳终古利。
裹粮荷锸去莫迟,行看连樯东过蓟。
休说春潭得宝歌,长笑韦郎空侈丽。
从今粒米斗三钱,狼藉都城乐丰岁。
看着这穿行过几十年的地安门大街和走过无数次的后门桥(万宁桥),想着这七个世纪的变迁能有多少故事!这河、这桥为一代又一代人服务着,也算个老北京的我今天才了解了一点点皮毛,颇有些惭愧呢!看来,真要“活到老学到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