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昕文学社】第三期——原是寻常最动人

初昕文学社
编辑于2023-12-25
阅读 318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欢迎来到《原是寻常最动人》作文赏析品读!

      有时,走着走着便陷入了浓浓的迷雾;有时,跑着跑着便被稠叶挡住了阳光。我们总会变得迷茫,这时就需要一种“无形”的力把我们推出迷雾,引向光明。这也许是别人的点拨,别人的优点,别人的智慧。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学会“巧借”来攻克自己的薄弱之处。

      这一期我们精心挑选了八篇学长们写的同题作文《原是寻常最动人》。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文笔的细腻与内心的沉淀,用自然朴实的语言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对于刚进入初中,文笔稚嫩的我们来说,值得细细品味。

      出彩的文章,必须有“亮”的开头。在篇1中,开头很有特点,“感谢与你,那一瞬,动人心弦”,简洁明了,直切主题,瞬间引起读者兴趣。这种开门见山式的开头,是我们最值得学习和运用的,在考试中也往往能够迅速吸引老师的眼球。在篇2中,开头新颖,运用了语言描写,以人物对话的方式开头,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这样的处理能更好的在千万同题作文中脱颖而出。在篇4中开头,用环境描写引入,渲染气氛,通过回忆性的方式引入正文,这是一种典型的叙事,开头可以让切入更自然,导入更顺畅,为下文的文章做好衬托铺垫。

      好段妙用,层次分明,支撑文章中心。篇7层次分明,从开头比喻的引入,到中间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的具体事例的描写,其中很明确的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最后的结尾也分了小层次,由顺承上文举寻常事例,表达感情,升华主题这三部分构成,条理有序,行文流畅,层层递进。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前要谋篇布局,列好提纲,行文时才能流畅自然。                                   

      精彩的结尾,让文章完美收官。请看篇5,用三组排比的句子增强语势,渐渐营造出抒情的氛围,再举了三个寻常之事的例子,最后缓缓道出“世间最美在寻常中”这一道理和中心,画龙点睛,整个结尾安排的有层次,恰到好处的抒情,让人回味无穷。在篇3结尾中,先引用了一句古诗再表达情感,诗词的力量,让文章大大增彩。

      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优美动人的语言细细赏析……

     

题目解读: 《原是寻常最动人》。这个作文题目的限定词为寻常,寻常意味平常;普通、经常;平时的意思。生活中多为寻常的事情,但就算是寻常的事情,一些也会让我们感动。像是平日里的对话;无意间的举动;某处优美的风景;某人的做法······。都是寻常的事情。我们在其中感受到什么,想到什么等等,都可以在文章中写出来,表达出来。

原是寻常最动人

      开头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当时天气的寒冷,与街头的人间烟火做对比,又用反问的修辞提出问题,为下文作者去黄河边与秘密基地做铺垫,引发读者兴趣。

      第2自然段先写了大地的白雪茫茫,后写了人间的七情六欲,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纯白”的向往,暗示作者在情感这一方面可能会有所困惑。

      第3、4自然段写了作者堆雪人这件事情,运用了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将作者雪球、捏雪人等动作的画面感展示了出来;两个雪人,一个代表自己,另一个可能代表朋友和家人,侧面表达出了作者不喜欢孤独的情感。

      之后又写了作者来到小时候的秘密基地,看到了寒梅傲枝,表达了作者对小时候的怀念和对梅花不畏严寒的赞颂。

      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前文相照应,从一开始的深思到后来的豁然开朗,也是作者在情感方面的一变化,作者没有详写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了让读者去自己思考,结尾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李欣洋

      我为大家赏析《原是寻常最动人》这篇文章。

      开头,短短11字,紧扣主题,与结尾呼应。

      中间部分,作者在写自己拿到试卷时伤心心情,运用了环境描写,烘托出了自己的难过,从而引到了考砸的试卷上。

      第三自然段,运用了自己的动作描写,又与别人作出比较,通过比喻,将"我"心中的落失落表示出来。在我们写作时,这一段可以成为我们突出自己心情的例子。

      文中第4、5、6段,写了"我"与这枯木的初见,生动、形象地描写,让读者加临其境,感受深刻。

    第7段为过渡段,引起下文,为也为下文作出了辅垫。

      第8段,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了花朵的生机勃勃,让读者如见状其状。在我们的写作文中,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的生动,更有画面感。

      第10、11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枯木与花朵作对比,强调突出了枯木默默无闻,不畏困难面对挫折永不放弃的美好品质,其中,"我"就像那枯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面对自己糟糕的成绩时要勇敢向前,开出自己的"花"!

      结尾,紧扣文章主旨,与开头呼应,字数虽少,但短小精悍。

                                     程烨淇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优美,它的中心是"寻常"与母爱。

      作者写了一件母亲带着孩子来大路边玩的一件小事,这虽很寻常,可在作者的笔下,它变成了活灵活现的画面。作者用心感受。用眼去观,将母爱放大化,让我们也感到了母爱的伟大,突出了主题。

      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作者都稍稍点了点题,使结构更加紧凑。在第三自然段,作者描写了环境,为下文母子来到作铺垫。还描写了小孩儿玩耍时的动作,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小孩儿的快乐。当母亲接过天真小孩儿递的叶子时,母亲是幸福的,可看出母亲对小孩浓浓的爱。在第四自然段,孩子身上脸上有水,母亲不气可看出母亲对孩子很有耐心,很爱他,又突出了主题。第六自然段,又用环境描写衬托情感,体会到了母爱。

      这篇文章中心很鲜明,很美。让人身临其境,不由得感叹母爱的伟大,突出原是寻常最动人。

                                             曹绮绚

      开头描写"烤红薯"的香气和豆腐小贩的叫卖声,让人感到烟火气,同时用"最柔软的液体"形容口感,很生动形象,我们在写时也要运用生动的修饰,更能突出中感情渲染气氛。

      第二段,重点描写了早晨街边小吃摊的景象,把老板的动作描绘的很细致,把我狼吞虎咽的模样表达清湘,我们在写作时要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典型,把中心描绘完整,不要跑题。

      第四段描绘的很感人,在描绘外卖小哥的辛勤工作中,用"一道光"形容他们的存在非常形象。同时,也表达出对这些人的感激之情。形容一个人时,要根据人物形象去寻找合适的形容,要一一对应。

      第五段描绘了人们在疫情后的场景,用词生动。让人感到了温暖,同时又表达出对和平的珍惜。作者的句子非常生动,有助于作文评分。

    最后一段,点明大主题。我们在写时也可以运用前后呼应的手法,这样使情感突出。

收获:

      1.用词要精确,找到形容体相对应的形容词,更加生动形象。

      2.描绘某个场景或观点时,要抓几个典型事例详略分明。

      3.开头与结尾要吸引读者兴趣。

      4.句子要运用不同的修辞与表现手法,更能突出形象。

                                         吴桐羽

      我为大家赏析《原是寻常最动人》这篇文章。

    首先来看开头部分,开头引用一句秋天的诗来告知读者季节与天气,同时也让文章富有高级感,后半部分则运用了一组对比,来突出交警的辛苦。这就是一篇平常的小事,但是选材却避开了大众思想,足够新颖。

      然后我们再来看正文,“昨晚放学时,我一走出教室门,就像被冻成了一尊‘冰雕’”这句话中通过把“我”比喻成冰雕来足以突出天气的寒冷,后面把自行车的骑行速度比喻为风火轮也写出了大家骑的速度之快。在这里,大家在写作时不妨也适当用一些修辞。我们继续看,在文中,作者也用了一些词语来突出天气之寒冷,还有语言描写。这一些在修辞的基础上把文章打磨的更加生动,细腻,使文章更充实,更饱满。下一段是"我"行走到了十字路口时,看到了交警,这里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后面还运用了一个反问句,加强语气,抒发了强烈的情感,突出交警的敬业精神,而"我则知道交警阿姨则是怕我们有危险,大家请看下面的一段内容,这是交警阿姨在制止正在拐弯的车流,让我们过去,让我们心里十分暖,在给阿姨说谢谢时,却不经意见看到了她通红的脸颊,冻的颤抖的眼睛,这里的细节描写把场景在现,突出她的敬业,最后还是以比喻收尾,再一次突出她的敬业。

      再来看结尾作者通过写交警的所做所为,来升华了主题,同时也紧紧扣题,说明寻常小事就足以感动人心,最后的最后,又引用了开头的那一句诗,写明像交警一样的大无私奉献的人,是我们的榜样,首尾呼应,紧紧扣题。

                                         李小贝

      我为大家赏析赵晨希同学《原是寻常最动人》这篇文章。

      首先看开头,作者运用了比喻句开头,把生活比作作家的名篇,通过名篇的朴实、深情引出生活寻常之事的动人这一中心。我们在开头时也可以适当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来引入,更吸引人眼球,但不宜过用、滥用,会适得其反。

      接着看正文部分。这里,作者也是描写了学校护学岗“我”过马路这一典型事例来突出中心,我们写事时也不宜选用多个事例进行描写,最好把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写的详细、具体,流露真情实感。在第二自然段,创设出情境,写了“我”在无红绿灯的路口无法通过的惊慌,在描写惊慌时,作者运用了人物的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想要描写细腻,突出人物特点和形象,我们也需运用这些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第三自然段把两个男生过马路时穿梭自如样子和“我”停止不前着急的样子作对比,突出“我”此时的着急。对比,起强调突出作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在文章中常见。第四自然段是本文的详写部分,护学岗为“我”开辟了一条畅通无阻的路。先是对护学岗的动作描写,详细描写护学岗示意车辆停下为“我们”让路,而“我”安心过马路。对“我”有语言动作描写。当“我”说:“谢谢老师!”时,护学岗接着回应“注意安全”,这一呼一应安排的很巧妙,短短几字表现出护学岗的负责与寻常之事的动人,所以我们在使用语言描写时,不要废话连篇,要精简语言,巧妙设置。

      最后看结尾,作者通过事例护学岗的举动引出主题寻常的举动,而正是这寻常的举动给许多人带来方便就变得有了人情味。卒章显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出这样寻常的举动,这个社会,就会变得不再寻常。”文章就在结尾这寻常不寻常之间得以升华。结尾的结构大概为引入+感情+道理升华,我们也可以尝试着自己的文章重写一个更合适的结尾。

      我的赏析就到这里,谢谢。

                                        齐文佳

     我为大家赏析《原是寻常最动人》这篇文章。

      这篇作文很出色。作文感情真挚,结构严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通过在也寻常不过的起床之后的事情,把爸爸的爱和关心,通过你的描写让人感动,让人看到了父爱的伟大。

      文章开头,表达清晰,把起床家长叫自己起床时说的几句话比喻成定时炸弹,比喻生动。

      第二自然段前几句描写了父亲的细心呵护和爱护,通过父亲的疲惫和动作的迟缓,展现了他为了照顾孩子而付出的辛苦。同时,孩子的不耐烦和催促也表现出了她的天真和无知。这些细节描写让人感受到了家庭中的温暖和亲情,很好地展现了父亲的关爱和责任感。

      第二自然段中间部分描写了父亲今天早上有点反常的原因,原因是晚上妹妹发高烧,连夜带她去了医院,所以没睡好。

      第二自然段后几句写了父亲的语言,充满了深情和关爱。父亲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孩子的关心和呵护,让人感受到他对孩子的深深的爱。同时,也展现了父亲的坚定和果断,让人感受到他的责任心和担当,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其次,第二自然段还运用的许多语言描写,描写了我与爸爸之间的对话。

      第三自然段描写爸爸虽然非常累,但仍然嘱咐“我”在冬天里要多穿衣服,让我非常感动。这一段表现了父亲关爱子女的特点。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文章结尾点题,表达了中心思想,进一步写出自己对父爱如山的感受。

      这篇文章在细节描写方面可以更加具体一点,不如描述爸爸的表情、动作等,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另外,在写文章时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

                                        李玖源

      风在我面前跑过,记忆伴随风的奔驰,好像又回到了那一天,最是寻常的一天,却给我留下了不寻常的记忆......   开篇点题开门见山。

      清晨,迎面升起一轮红日,驱赶着飞云流雾。   运用环境描写,运用比喻将阳光比作条条金鞭写出了清晨的的美好。侧面地为下文做铺垫。

      湛蓝色的天幕,想一块洁净的丝绒,镶着金边,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似得,随风缓缓浮着。三五成群的鸟在空中飞过,碧绿的大树挺拔的站在路边,茂盛的小草,让人赏心悦目。

运用环境描写将天慕比作丝绒将树进行拟人以及一系列的修辞写出了作者心情的愉悦。

      只见乘务员眼疾手快,扶着老人。

用眼疾手快写出乘务员的热心。

      但是穿的非常整洁,他脸上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他并没有唉声叹气,而是脸上挂着笑容,看到他如此乐观,仅不回想起自己每次考完试都哀声叹气,感觉自己这不行那不行。

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人的简朴乐观。

      看到老人我找回了信心,正如李白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运用名人名句更有说服力。

      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而我同时深刻体会到了世界上从不缺少美丽的事,缺少的是感受生活的心灵。

恰当引用名言突出文章中心。

      不用惊天动地,只是寻常的小事,只需人们用心去感受,就可以知道—原是寻常最美丽

结尾扣题。

                                     王梓涵

那么初昕文学社的本期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感谢各位的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制作:陈庆轩,李玖源

插图:王永懿

阅读 318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