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推广隆林各族自治县“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民族文化品牌,推动非遗的发展,使传统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培养学生群体对非遗的认知和兴趣,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开设了民族文化教学课堂,并代表学校参加了第二届广西民族器乐艺术展演线下展演活动,此次活动让学生更加切身感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
为了此次展演活动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2023年12月17日,学校特意召开了“非遗进校园”研讨会,聘请了相关的专家老师对同学们进行现场指导,并颁发了相应的聘书。
在讲解非遗传承过程中,自治区级德峨苗族跳坡节代表性传承人敖德金,以及杨金玉、杨明新和杨正祥四位老师和同学们近距离接触,沉浸式体验非遗的魅力。并向同学们亲身示范,现场进行指导,向同学们讲解每一个动作要领和技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继续成长。这项活动,得到了隆林各界人士的关注,特别是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林苗族芦笙舞代表性传承人杨朝林。
非遗进校园,是文化的薪火相传,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全新创造,是校园文化的一抹色彩。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国乐无双,彰显文化自信。民族器乐在民族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内容,还使民族音乐更加具有民族特色,更有感染力。通过参加比赛,让隆林各族自治县的非遗苗族芦笙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刻苦训练,迎接挑战
王国胜校长、敖德金老师,以及隆林三中班彩韵、韦彩茶和田小康等艺术组老师在舞蹈室为同学们耐心讲解动作要领,并陪着同学们反复练习,正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机会让同学们展示出最好的自己。各位老师不仅教会了同学们舞蹈技巧,更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和拼搏精神的重要性。
为了此次比赛,杨朝林局长细心地从苗族芦笙吹奏方法,芦笙舞步简易基础训练到芦笙舞步的高难度表演形式逐一进行了示范讲解。
舞蹈室里,芦笙声阵阵,同学们身穿苗族服装,手拿芦笙,跟随杨老师,生随师动,演绎一段段典雅而又古朴的民族舞蹈。
为了更好的向公众展示隆林各族自治县的民族器乐,凸显非遗进校园的成果,隆林三中的校长王国胜,以及艺术组班彩韵、韦彩茶等老师,带领同学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南宁参加比赛。
精致的妆容,饱满的精神
比赛的号角即将吹响,带队老师为参赛的同学们化着精致的妆容,同学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必将全力以赴,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斗志,他们满怀激情,准备迎接挑战,点燃整个赛场。
全力以赴,扣人心弦
2023年12月24日上午,在广西艺术学校,同学们身着苗族盛装齐聚一堂,雄壮而悠扬的芦笙声《苗家迎客曲》响彻整个校园,激情奔放的木鼓舞为大型芦笙点缀,精彩的表演,亮丽的服饰,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文化氛围,充分展现了非遗进课堂的丰硕成果。
精彩角逐,喜获金奖
经过精彩的角逐,我们的节目得到了主委会和评委的高度好评,喜获金奖。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付出也在此刻终于得到了收获。多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将民族文化教育作为弘扬民族团结精神、传播民族价值的重要途径,从学生抓起,寓教于乐。通过开展多形式、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拓展师生民族文化视野,丰富校园民族文化生活,让民族文化在广大师生心中“扎根”,不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
传承非遗,共创未来。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不但需要政府的扶持与推广,更需要全校师生的参与和贡献。学校是非遗传承的主阵地,我们要携手守护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让非遗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编辑:夏华微
图片:班彩韵
校对:班彩韵
审核:王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