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查研究工作的思考

不知道叫什么好
创建于2023-12-22
阅读 2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调查研究工作作出许多重要指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说明调查研究是我们开展工作、谋划工作的重要方法、重要前提。我认为,调查研究工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开展:

        一要明确调研目的。调研工作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调研主题不明确,目的不清晰,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窜,到了调研点也就只能走走看看,“欣赏”沿途风景,调研的作用最终也发挥不出来。因此,在开展调研之前,一定要明确主题,明确调研目的,做到“有的放矢”,只有目的明确了,调研才有针对性,才会有切实的收获。从具体工作来说,调研就是带着问题去查找原因,通过直接调查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第一手材料,直接了解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以此来知道调研的目的有没有真正实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没有真正找到。

        二要选择调研方法。调研方法共有6种,分别是: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调查法、抽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虽然调研方法各式各样,但不同工作采用的调研方法不尽相同,对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而言,我认为最主要、最普遍使用的调研方法就是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访谈调查法。比如,我们在开展耕地保护工作调研时,首先,采用文献调查法。提前了解耕地保护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情况,“全国、全省、全市、全县耕地面积多少,耕地红线面积是多少,耕地保护的情况,以及了解一些落实耕地保护红线的一些理论方法等等”。其次,采用实地观察法。随机抽取一些村庄了解违法占用耕地情况、土地抛荒情况,随机抽取调研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地方择优选择调研点来应付调研工作,没有把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以至于误导我们的调研方向。最后,采用访谈调查法。先听一听基层人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有的基层老干部工作经验很丰富,专业知识很扎实,对于解决自己工作领域问题的思路办法很多,但是他们当中有一些人比较保守,不愿发声,所以我们要主动去请教他们。与此同时,要深入群众,带着问题与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农沟通交流耕地保护工作,向其了解问题本质和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难题,切实做到“帮群众找问题,向群众求智慧,为群众解难题”。耕地保护只是基层工作中的一个例子,基层工作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各部门各领域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选择适当的调研方法,带着思路去找问题,带着问题去找办法,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真正为人民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要扩大调研成果。我认为,调研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寻找办法、解决问题,而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把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展现出来,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供决策者参考。所以,完成现场调研后要及时全面总结调研情况,深入系统地撰写调研报告,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也报优,敢于正视问题,提实对策办法,真正写出一篇有措施、可操作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出来以后,关键就是要推进工作落实,在行政区域内适当推广调研成果,根据实际情况,推动解决调研报告中反映的同类问题,成效显现后进一步扩大推广范围,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真正为人民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问题,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阅读 2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