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p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关爱孩子,预防手足口病

创建于2021-04-26 阅读247

亲爱的家长:

        目前已进入秋冬季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高发流行季节。五岁以下的儿童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段,较容易感染,以胃肠道、呼吸道、接触患者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途径传播。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38℃左右,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如米粒大小的圆形小丘疹,周围有红晕,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疼痛感明显。手足口病属常见病,患病后5-7天可痊愈。但极少数患者会引起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接种疫苗—接种手足口疫苗最经济简单的预防措施。目前港北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三岁以下儿童的EV71型手足口病疫苗自费接种。

2、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可控、不可怕的~”,最重要的就是——“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接种疫苗”。

家长

一、勤洗手。宝宝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应使用独立毛巾擦干。家长们在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宝宝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后,也要洗手。

二、喝开水。不喝生水,多喝开水,促进新陈代谢。

三、吃熟食。不要吃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确保食物安全、易消化。

四、常通风。不仅室内居室要勤开窗通风,而且不要到人员复杂、空气质量较差的公共场所去,避免从空气飞沫中感染病毒。

五、勤消毒。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宝宝的餐饮具、奶瓶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更应该每周清洗;宝宝的尿布、毛巾、衣物、被褥也要经常换洗和晾晒。

幼儿园老师

        晨午检:老师每日早晨应对入学的孩子进行晨检、午睡进行午检,如果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等异常时,应及时告知学校,并做好记录,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医。

       因病缺勤追查:老师应每日登记因病缺课孩子的患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就诊情况等,并了解孩子的康复情况。

       保持教室卫生: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包括空气、孩子餐饮具、台面、书籍及玩具的消毒,特别注意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等儿童容易触摸的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如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送至医院就诊;患儿所用物品应立即消毒;幼儿患病期间应休假,直至疱疹结痂,疾病痊愈,没有传染性方可返校。此外,还应做好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记报告工作,发现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等。

亲爱的家长,请您放心,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我们一直在努力,同时我们也希望您配合幼儿园,一起做好手足口病的各项工作!

阅读 2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