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公馆镇第二小学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有一种诵读叫细雨润幼苗
刘忠焕

创建于2023-12-22 阅读2393

  在我的家乡有一所以“诵读经典,以文化人”的学校。有乡人参观了该校之后,觉得其文化氛围甚好,让我抽空回去看看,并写一些文字予以褒扬,大有“属予作文以记之”的意味。    

       我与几位志同道合者相约,挑了一个周五的日子专程回乡,来到该校——合浦县公馆镇第二小学作有针对性的探究与访问。还别说,该校“经典立校”的办学理念,让我们大开了眼界。

       冬日暖阳,暖而不辣,迎面微风,轻而不劲。我们一行四人来到镇二小时,已经是下午三点,校园里静悄悄的,原来同学们都在上课。我们跟门卫说明来意之后,他让我们进到校园来。校园的大门向西,一进校园,远远即可看到左边的“八德文化长廊”,上面布置有一块块的文字介绍。右边是两个篮球场,东边是四幢教学楼,布置很整齐。整个校园给我的感觉是开阔、干净和新式。    

        跟校长潘均瑞联系之后,他很快就从教学楼下来,跟我们一一握手、寒暄。潘校长轻言细语,很热情地引领着我们一边参观校园,一边介绍情况。在潘校长的话语中,思路清晰,突出重点,把我们想获得的东西讲得很清楚。

      潘校长说,镇二小创办于1992年,2017年他才到任校长,在前任校长和众多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建设,把“经典立校”的品牌树立了起来。关于“诵读经典”的来历,潘校长作了细致的介绍。他说,镇二小原属上联村委活石江村的地界,该村素有诵读经典的优良传统,每年九月敬老节,活石江村都会组织小学生,在该村的"四维启蒙学堂"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已延续二十多年,形成了弘扬道德正气的风气。受此影响,镇二小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校实际情况,从推行特色教育的角度出发,立意走诵读经典之路,让学生耳闻目染儒家文化,塑化人格。  

       在实践中,他们每天早操前都要集体诵读经典作品,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经典中的一节,时间三至五分钟之间,以此来养成习惯,爱上国学经典。他们每周还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并且定期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圣人故事展等来丰富“特色校园文化”的内涵。在阐释特色文化的同时,营造出浓郁的特色文化氛围。我们知道,文化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表面看没什么了不起,但在化人方面的作用可就大了,自信有加的镇二小,利用五千年不断层的中华文化之力量,以文化人,可谓用心。    

       说到校园文化建设,潘校长说,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就需要崇尚先贤,以圣贤为导师。具体落到实处,就是要诵读国学经典,在诵读中品悟,在品悟中传承,在传承中涵养。潘校长说得不紧不慢,却颇有力量,他说,国学经典是一座丰富宝库,它既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又是一顶璀璨的皇冠,缀满了浓缩着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把诵读国学经典变成师生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是镇二小一直努力的方向,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吸收其中的思想和智慧,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从而让文明溢满校园。  

       他们要求诵读的不仅仅是国学经典,对于古诗词同样予以重视。潘校长带着我们来到一处文化展示长廊——书香亭,指着上面的古诗对我们说,他们结合课文,要求学生们一定要多学习古诗,并把七十首古诗词列为必背古诗,如汉乐府的《江南》、李白《静思夜》、杜甫的《春夜喜雨》、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绅的《悯农》等等,还有其他文学经典书目,也是要求学生们必读的,并且理其性、静其神、修其德、蕴其行,让行为文化与思想文化相辅相成。    

       校园文化的另一项建设,是给教学楼命名。我们走访过不少大学校园,发现有不少独立命名的教学楼。而在一座乡村小学里,能够用极富哲思的名字给教学楼命名,估计不多。镇二小在潘校长的主导下,把校园里的四幢教学楼分别命名为思贤楼、思源楼、思学楼和思德楼,国学文化意味颇浓。    

        在入门前左侧,他们辟有经典广场,立一竹简书形雕塑,书页翻开状,书写经典美文《弟子规》,激励师生们——读书全为修德养性,教学牢记品行端正。在思源楼与思学楼之间,又辟有文化小广场,树文化石一座,上书“经典立校”,有奠基经典人生、经典教育之意。在班级文化建设上,他们也有绝招。潘校长认为,教室应拥有自己的独特命名和象征标志,各班应构建起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让班名、班训、班规、口号、班风、班级公约等具有经典文化元素,并成为师生认同的理念。为此,他们将全校十八个班级,用儒家思想核心的十八个字——让、恕、仁、义、礼、智、信、孝、悌、廉、节、德、学、善、勤、诚、忠、勇去命名班级,如一(1)班,命名为“思让班”,以此类推。我们看到这样的班名,一下子便体会到了浓浓的教室文化。   

        确实,潘校长是一位勤于思考的学校管理者,在思德楼前挂着的一副巨幅对联,即为其亲自拟就:“思睿观通传经典,德才兼备承圣贤。”潘校长解释道,“思睿”出自《尚书·洪范》,有思路新颖、独到构思、意趣之意;“观通”出自《易·系辞》,意为观其会通,而行其典礼。这样的引喻十分明显,就是要学生们传承先贤美好的品质,立志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少年。   

       每年的新生入学季,潘校长还有“大招”祭出,即举办隆重的“开笔礼”,这也是一项新举措。入学新生穿着统一的汉服,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学校,一起参加“开笔礼”。“开笔礼”有如下几个环节,如进礼门、校长致辞、正衣冠、授弟子、朱砂启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感恩鞠躬、派蛋送礼、行礼毕。序属三秋,大地鎏金,古韵飘香,万物呼晴。沐浴在朝阳下,镇二小又迎来了一群天真可爱的新生。他们像初升的旭日,是展翅的雏鹰,“开笔礼”的活动也是镇二小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让我们对镇二小刮目相看了。但我觉得还缺少了点什么,略一思考,才问潘校长道:“学校有校训吗?”潘校长坚定地说:“有,我们的校训是‘以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齐家有家训,治校有校训,校训是一校之魂,是校园精神之所系,风貌之所在,肯定少不了。”是啊,这就是镇二小的点睛之笔,校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是学校核心理念生动的表达。   

       在潘校长的带领之下,镇二小不断创新发展,尤其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成绩斐然。镇二小的师生,在诵读经典的历程中,也获益匪浅。潘校长说,但凡镇上的朗诵比赛,每每都以镇二小的学生所胜出,并荣幸代表公馆镇参加县里或市里的比赛,取得不错的成绩。    

        镇二小的大门两旁镌刻有一幅对联:“春风催桃李,细雨润幼苗。”我想,这就是他们诵读经典、以文化人的最好注脚。通过诵读,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吸收转化,可至“腹有诗书气自华”之境。于无声处,那些经典里的精华,早已像细细的春雨,悄悄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阅读 239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