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冬至,温暖必至
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进一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给师生们送去冬日的温暖,12月22日上午,鲁北特殊教育职业中专组织参赛学生选手在中专烹饪实训室开展“冬至阳生春又来”包饺子比赛活动。
饺子的由来
我们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你知道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吗?
东汉时期,张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冻坏了耳朵,于是他把御寒的药物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物体,起名“娇耳”。在冬至那天,他让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为乡邻煮“祛寒娇耳汤”。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在冬至吃饺子来纪念和感谢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包饺子
比赛正式开始,各班派出两名包饺子“小能手”。老师为每个班分配好包饺子的馅料,孩子们拿着擀面杖,按照之前的任务分工,有条不紊的擀饺子皮儿、包饺子。
孩子们利用烹饪课学习包饺子的方法,表现的都很棒,只见他们灵巧的手上下翻飞,包好的饺子一点儿都不比老师们差,大大出乎了老师们的预料!
赛后篇
孩子们包的形态各异的饺子。
吃饺子篇
到底是自己动手的劳动成果,吃起来就是不一样!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孩子们心里暖暖的。
通过此次冬至包饺子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冬至的来历,知道了传统文化习俗,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冬至的欢乐氛围,从中体验了活动的乐趣,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不断传承下去。
热腾腾的饺子吃下去,再喝上一口汤,瞬间驱散了周身的严寒,心里暖暖的。在这个寒冷的冬至,鲁北特殊教育职业中专这个大家庭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师生们不仅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放松了心情,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使大家感受到鲁北特殊教育职业中专这个大家庭的和谐与温暖。冬至将至,愿世间美好也能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