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冬至[大一班]

Unknown .
创建于2023-12-22
阅读 64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冬季的第四个节气。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

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最早是周代出现的,到了唐朝开始成为节日,盛行于唐宋时期,相沿至今,据记载,冬至这天,日影最长。

古人认为,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从冬至开始慢慢的就会天亮的越来越早黑的越来越晚,直到夏至)。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将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王数九)。

冬至的习俗——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冬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饺子的来历

相传医圣张仲景在长沙时,曾经看见白河两岸的乡亲们在大冬天衣不遮体,有不少人耳朵都被冻烂了。于是张仲景马上召集他的弟子们在南阳关搭起医棚,把羊肉、辣椒和姜、胡椒、茴香、皂角等一些驱寒药材一起放进锅里熬。熬好后捞出来打碎,再用面包成耳朵的形状下锅煮。张仲景管它叫“祛寒娇耳汤”。冬至那天,棚子周围挤满了人。张Y仲景和他的弟子们,给每人一碗祛寒汤、两个娇耳。说来也怪,人们喝了祛寒汤,吃了娇耳后,觉得双耳发热全身暖哄哄的。不到半个月耳朵就全好了。后来,人们便把这种食物称为“饺子”,还认为冬至这天吃了饺子整个冬天都不会受冻。

一年一冬,一冬一至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下面请欣赏大一班小可爱带来的手工作品吧

冬至的饺子

包裹了希望

煮熟了快乐

咬开了幸福

温暖了甜蜜

冬至已至  新春不远

眨一眨眼睛 春天已等候在前面

瑞思🏠幼儿园

⛅2024年春季🍃招生

报名📚开始啦.…...

🎉欢迎适龄🐣宝宝

(2.5岁~6岁)

加入我们👩‍👧‍👦这个有爱的大家庭💝

📲报名热线

元元老师:13409385012

晨晨老师:15558561695

阅读 6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