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助力教育——解决“熊孩子”难题

深圳中医药博物馆
创建于2023-12-22
阅读 74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相信班上精力过剩的“熊孩子”们,是大部分老师面临的一大难题,针对“熊孩子”难管理、难引导、难进步的情况,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深圳中医药博物馆联合梧桐学校,给班主任老师们开展了名为《关注少儿学习困难之非智力因素》的讲座,旨在帮助班主任老师进一步了解影响孩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问题的非智力因素,帮助“熊孩子”改善问题,给老师、家长以及孩子三方都减轻负担。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杨祥正医生

教育中的“熊孩子”

首先杨主任在讲座中表示,在教育的过程中,“熊孩子”的出现非常普遍,主要的问题表现在“课堂”和“学习”中,面对难以管理的“熊孩子”,老师的身心容易受到影响,家长常常陷入迷茫焦虑,而孩子本身更是面临低自尊和挫败感等心理问题的困扰,所以解决“熊孩子”的问题,对于老师、家长和孩子三方都至关重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孩子的学习困难受多方面影响,而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最为常见。杨主任针对这一点展开详细介绍。多动症可分为多动冲动型和注意力缺陷型,以及兼具两者的混合型。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共同的特点是,都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不干预的影响

多动症的影响巨大,但是很多家长对其的了解和认识不够,认为孩子小只是调皮,长大后自然会改善。但是杨主任指出,多动症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会延续到成年期,直接影响到学习、就业和精神健康等方面,而且多动症还容易合并多种障碍,所以早发现、早干预,对于多动症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多动症的治疗

针对多动症的治疗,杨主任也进行了详细介绍,从方式来看,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而非药物治疗,分为心理治疗、行为管理训练、物理治疗和家长训练四个方面。

从治疗的参与者来看,包括家长、老师、临床医生,还有孩子本人,是四位一体的治疗模式。

学习的准备与身体调养

除开治疗,对多动症孩子本身的身体健康,杨主任强调,需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体育锻炼、规律作息和某些疾病等。同时孩子的学习环境,需要保持干净整洁,避免被杂物玩物等分心,加重注意力分散的情况。

老师与孩子的互动

对于多动症孩子,也就是让老师头疼的“熊孩子”,老师可以以更科学有效的方式互动,比如注重对孩子的内在了解,顺应孩子的个性,注重对孩子新技能的培养,关注具体目标,使用积极的教育模式,强调合作和积极参与等——搭建起一座通往多动症孩子内心的桥梁。

干预后的变化

多动症孩子,经过治疗之后,会有哪些变化呢?答案是变化积极而显著,比如行为规则感增强、记忆力提升、抑制能力提升、持续注意力、专注力提升等,这些都是老师和家长梦寐以求的变化,也是孩子们获得自身控制感和价值感的渠道。

医学助力教育

杨主任最后温馨表示,改善孩子学习困难,是给三方减负(孩子、家长、老师)的工作,也希望有多动症的孩子,得到相关治疗后,情况能够得到改善,孩子也能受益终身。

在分享完毕之后,杨主任还针对现场班主任们的问题,进行耐心的回答,杨主任经验丰富,根据班主任的描述,能够进行初步的判断,给予班主任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讲座最后,杨主任和班主任老师们来了一张大合影,这不仅是杨主任给老师们做的一次经验分享,更是医学和教育携手同行,为孩子们更好的未来做出的开拓和努力,相信在以后,面对存在类似问题的孩子们,班主任们处理起来会更有方向性,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阅读 74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