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冬至的脚步已悄然临近。冬至又称冬节,是冬日的第四个节气,也是我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它作为一个节日,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古时人们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这天起,天地阳气开始逐渐变强,代表着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后来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会出现在冬至。在《清嘉录》中曾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因此,冬至又被人们称为“小年”,这一俗称不仅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而且还显示出冬至对于我国人民的重要意义。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一年中最低的。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前的天气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通常出现在冬至之后。因此,冬至的到来往往标志着气候即将进入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民间也由此开始以“数九”计算寒天,而这也是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的来历。除此以外,民间素有以冬至日天气好坏与出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天气的习俗。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来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是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日天气晴朗,那么过年就会下雨。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冬至时节,大地霜冻,土层也变得坚硬。此时土中的蚯蚓蜷缩着身体,仿佛绳子被打了结一样,故称为蚯蚓结。二候麋角解:麋是鹿的一种,每年冬至,天气变冷,麋鹿角便自然脱落,称为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冬至后,白昼逐日增长,大气中的阳气开始回升,温度不断上升,此时可以看到山中的泉水流动,或有热气向地表冒起。
冬至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在此时进行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达到防止过早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的饮食应保持丰富,谷物、果蔬和肉类要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如今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而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长线面的习惯。《淮南子》记载:“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一阳复圆,是将团圆。人们在这样的好日子,吃圆圆的食物,做团圆的事情。冬至那天,家人朋友团聚一堂,吃吃喝喝,锅里时不时飘出来的香气,使人感到胃暖、心更暖。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这样描绘冬至: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这首诗说的是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河边柳树即将抽芽,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美好的春日即将到来。而这自然界展现的生机,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今日冬至,生活在北半球的我们,将迎来一年中黑夜最漫长的一天。但孩子们,请相信我们终会熬过漫漫寒冬,迎来春暖花开;挺过艰难困苦,等到柳暗花明。在这个普通又平凡的岁末,愿我们的心中所想,皆能如愿以偿。
登莱小学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