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颍川教师的教学风采,为引领教师的快速成长,为打造更加高效的课堂,“颍川学校第一轮高效大课堂”在颍川一年级数学组如火如荼地进行。
孙瑞娟老师的《5.4.3.2加几》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反复说,真正理解算理,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
一(6)班张珊珊老师讲授的《解决问题(1)》一课,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课一开始,通过回忆解决问题的步骤开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新授教学中,通过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选的数学信息去列算式并且说一说每个数字代表的意思。这样的操作情景,能使学生以动诱思,以思促动,帮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
丁艳英老师在《9加几》这节课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互动环节,让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摆小棒”等活动充分理解“9加几”的计算过程。
周宁老师和张珊珊老师同课异构,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主题图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得数相同。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师生共同总结。
李会敏老师讲授的“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现实背景稍微复杂一些,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生熟悉的思考路径不甚一致,数量关系也更加隐蔽。因此,无论是理解题意,还是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都有一定的难度。会敏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并且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用画图的方法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学生在此基础上比较容易掌握。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蔺玉朋老师的《认识钟表练习课》练习的设计充分尊重学生,通过多个小游戏,激发孩子们强烈的兴趣,既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更有利于学生审美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赵小锐老师在《认识时间整理与复习》中,通过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构建思维导图的意识。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题型设置使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目的。
高改歌老师在《排队问题的专题复习》中,目标明确,知识结构清晰,注重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组长帮扶组员,自主展示,总结出排队问题的解题方法。
滕春歌老师和孙瑞娟老师同课异构,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充实,学生通过取面包、摘南瓜、茄子的游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刘艳阁老师在《认识钟表》中,将讲课堂知识融入到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中,吸引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更新了教育观念,改进了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学习和探讨,使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再次得到提高。